“大王可照著我大唐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之地,以州、縣為頭緒,分述我大唐轄境的汗青沿革,山川,地望,得名,城池,古蹟,風土情麵,乃至於神話傳說,如此諸般,洋洋灑灑,編撰成典,必定能夠傳播於世。”

李崇道卻點頭一笑:“非也,大王還是想得不敷遠,褚遂良他們寫地理誌,但隻能寫前朝的地理誌,這個地理誌隻能夾在《隋書》裡頭,往時的地理誌也大多如此,都是先人來寫前朝的事。”

李泰隻覺著心跳如擂鼓,熱血在燃燒,東宮之位就閃現在麵前,唾手可得!

李泰點頭道:“本王讀過很多書,朝野高低凡是能彙集到的,本王都有所瀏覽,這《山海經》中固然也有鑒戒實地,但到底隻是神話傳說,難登風雅之堂,對朝堂政治更是毫無補益。”

不,歸根結底,都是用來討天子歡心!

而如果真能寫出這麼一部書,李世民對他的寵嬖,將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李崇道此計,可謂烈火烹油,想要獲得天子的寵嬖?那就闡揚到極致,讓他寵嬖到足以廢長立幼!

“讓我寫地理誌?這不是褚遂良等一眾史官的差事麼?”曆朝曆代都有地理誌,李泰自是曉得的,固然貳內心熾熱,但這到底是撈過界的行動。

李泰雙眼灼灼,彷彿心中燃起了一團火,呼吸都有些短促,口乾舌燥,腦筋在飛速運轉。

李崇道也謙遜地叉手為禮,朝李泰道:“那麼……鄙人能見一見杜工部了否?”

“隻怕整座大唐的有識之士和有才之人,儘收於大王麾下,屆時……”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李崇道再回絕可就不識好歹了,方纔建言獻策才得來的香火情,總不能因為不賞光而一筆取消。

李崇道將李泰的反應看在眼裡,又趁熱打鐵道:“並且這必定是鴻篇钜著,冇有幾十號人底子完不成,並且必須是各道府各州縣的菁英,才氣擔此大任,大王設置了文學館,又有招賢納士的權益在手,趁此機遇,能網羅拉攏多少人才?”

李泰固然死力粉飾,但李崇道還是看出了他的巴望,當即問道:“大王可曾傳聞過《山海經》?”

以是在招賢納士的同時,李泰會大擺筵席,詩會雅集是千萬不能少的幌子。

但幌子畢竟隻是大要工夫,如李崇道所言,若果然能夠著書立說,何嘗不是將賢人這類容忍變現的最好體例,能夠在短時候內為他積累大量的名譽和底氣。

“大王?大王?”李崇道接連喊了兩聲,李泰這纔回過神來,強行壓下心頭狂喜,卻如何都袒護不住臉上的笑容。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