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箭矢在空中劃過一道美好的弧線,在壺口打了幾個璿兒,終是落入壺中。
老者點了點頭,獎飾道:“好一句誰家見月能閒坐,好一句那邊聞燈不看來!這位公子年紀輕簡便有如此才調,若不仕進倒是可惜了。”
他輕啟奏疏,緩緩讀來,倒是越讀越驚,及至最後一陣眩暈。
梅萱兒儘是高傲的點了點頭。
如果旁的日子也就罷了,中元節如許舉國歡慶的佳節都不能讓他偷得半日浮閒陪陪愛妃,真是絕望!
......
少年替梅萱兒將玉簪戴在發間,和聲說道。
當時的大唐看似強大,卻像風雨飄搖中的大廈,隨時有能夠傾圮。
才子一顰一笑,皆得天子歡心。
吐蕃占有九曲、大非川對隴右垂涎欲滴。西突厥占有河中,二十萬控弦馬隊隨時籌辦西打擊占安西、北庭。便連南詔也與吐蕃相互勾搭,對劍南道起了異心。
李顯表情非常不悅。
梅妃擅舞,又精於樂律,深得天子的歡心。
荀冉微微一愣。
......
一行行筆墨是那麼的刺目,李顯闔上雙目,那些話卻仍映入他的腦中,揮之不去。
他將箭矢還給了老者,跟梅萱兒、常子鄴一道沿著曲江池畔朝前走去。
......
“這都是朕的江山!”
“老奴知罪,隻是軍情告急,老奴不敢托大。”
經過梅萱兒一番提點,荀冉纔想起來唐朝士子多在上元日賦詩以討彩頭。不過這裡作的詩與詩會所作有很大分歧,更多圖的是一個好氣運,不會那麼窠臼計算詩歌的意境辭藻。
“老伯您過獎了,我這算過關了吧?”
常子鄴有些遺憾的歎聲道:“荀大哥,你如許的人纔不參軍真是可惜了。”
在他即位之初,大唐強鄰環伺。
這第一支箭他對準的是離他最遠的一隻漆壺。
梅妃莞爾一笑,走至高台正中揮袖起舞。
老者笑道:“老夫這輩子在長安城見過無數才子,像你這麼謙遜的長輩倒是未幾。這錢我收下了,我給你十支箭矢,你投中哪個便可隨便取走。”
這首詩按理說意境和立意都不算拔尖,也就是中上之作,被這老伯一番嘉獎連他本身都有些不美意義了。
他乾綱專斷,力排眾議的汲引程昱武、高玄禮等年青將領,連續打了數場敗仗,終究建立了大唐中原霸主的職位。
梅妃衝李顯一禮:“陛下可願妾身獻舞?”
......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