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時,歸墟台。
聿帝和重錦各執三支,立於鼎後,將香高舉過甚頂,對天一拜。
焚香燃了約莫一半的時候,重錦放下鐫刀,將龜甲拿起,放在已經撲滅的燭台上灼傷起來。
“諾。”鐘懷躬身應了,大聲唱道,“起――駕――回――宮――”說著,恭謹在前頭帶路,同聿帝一道下了歸墟台,擺駕回宣室殿。
歸墟台高三丈,以龐大青石磚撂成,磚塊層層疊疊,不留涓滴裂縫,兩側有石階蜿蜒而下。台身如覆鬥狀,正中豎一青石所鑄的石圭,直插雲霄,稱量天尺,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
忽而,他神采一變,猶疑出聲,“你是說……?”
她將龜甲換了個方向朝向聿帝,蔥白的手指在龜甲上的裂紋一劃,聲音陡峭如林間溪水,“皇上請看這裡,您有冇有感覺,這個圖案很像甚麼?”
她將龜甲拿起,起家朝前一拜,向聿帝走去。
不遠處有束裝莊嚴的羽林軍,將歸墟台圍得水泄不通,閒雜人等一概不準進入。未幾會,羽林軍步隊騷動起來,吃緊向兩旁退去。
行到歸墟台上,鐘懷垂首恭謹避在一旁,聿帝則同重錦一道,進了巫女圍成的圓圈。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王必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孫保之。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典禮刑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吾王,既右饗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於時保之……”
身後的青銅鼎中香霧環繞,稱得重錦凝重的眉眼也帶了幾分仙氣。
“皇上,彼蒼的旨意已明。”重錦說著,將龜甲遞疇昔。
終究,鼓聲漸小,重錦的吟詠之聲也漸停。待鼓聲歇,起舞的巫女亦歸於原位。
歸墟台位於皇城東南角,為巫女祭奠卜卦之處,乃皇城重地。
全部過程約莫持續了半個時候,其間聿帝立在重錦身邊,亦是神情莊嚴,眉眼緊凝。
台上的巫女共十一名,有九名圍成一圈,肅但是立,麵上神情皆是凝重。她們中間,置著一樽巨大的雙耳青銅鼎,鼎足呈獸蹄狀,鼎身飾竊曲紋,外飾兩週空心連珠紋,古樸大氣。
淩晨的氛圍涼薄而潮濕,金色的陽光破開層雲而出,灑在巍峨的高台之上。
她越是如許,聿帝對卜卦的成果便越堅信不疑,神采沉了下來。
龜甲上的裂紋稱兆,而讀兆之術,亦隻要巫司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