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憋屈啊!
“牢記一點,不管戰因為何,我們是為了百姓百姓。”
他這句話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兵士們也都被傳染,群情激憤。
校場內更靜了。
慕祐顯回過神來,抬眸對上閻兆林的眼眸,“閻總兵,你說的是,我們這一戰是為了南境百姓。”
閻兆林起家送慕祐顯出了虎帳大門,目送他的背影遠去。
十八年前,他殺兄奪位。
聞言,閻兆林倒是仰首哈哈大笑起來,笑聲渾厚,跟著風反響在校場上,令得那些兵士全都一頭霧水。
等閻兆林回身時,李參將還如影隨形地跟在他身後,兩人意味深長地相視一笑。
下方的將士們都瞻仰著高台上的閻兆林,瞻仰著北方的天空。
他怔怔地看著茶盅裡紅濃敞亮的茶湯,連他的眼眸也隨之出現了絲絲縷縷的波紋。
“兄弟們,看看黔州,看看這滇州,這仗如果不往下打,我們另有家嗎?”閻兆林朗聲問道。
一旁的閻兆林悄悄地察看著慕祐顯的神情竄改,嘴角抿出一道意味深長的弧度。
這時,慕祐顯站起家來,對著閻兆林拱了拱手,“閻總兵,本宮先告彆了。”
下方的兵士們聽得更胡塗了,如果不聽閻兆林最後半句話,他們幾近要覺得閻兆林要黃袍加身,籌算造反了。
“是啊,閻總兵,我們實在不想落得跟先簡王普通的了局,我們這些兵士在火線拚殺,成果卻被人從火線捅一刀!”
崇明帝在時,懲辦贓官,吏治腐敗;
閻兆林又道:“那昏君無德,本就不是正統,也該退了,方是‘撥亂歸正’。”
俄然,一個陳腐的頭盔被甚麼人狠狠地砸在了地上,跟著是一把刀鞘“咣噹”落地。
大皇子脾氣暖和明理,君子端方如玉,也就不免定奪不敷,做事有些過於溫吞,瞻前顧後,少了幾分開疆辟土的銳氣。
自來了南境今後,他的設法一點點地產生了竄改,比起後代私交,更首要的是大盛不要再有戰役了。
慕祐顯呆若木雞地坐在那邊,右手不能便宜地微微顫抖著。他身前的茶盅上的茶蓋在方纔的碰撞中滑落在一邊。
慕祐顯隻感覺像是有看不見的冷風在心口的孔洞前呼呼穿過……
自打天子下了罪己詔後,現在從江南到南境的百姓,已經在他們的步步指導下,念起了崇明帝的好。
這數千將士冇有人再棄甲丟刀,卻也冇人擁戴。
慕祐顯不免有一種實在愧對於人的忸捏。
“崇明帝另有子嗣!”
但是閻兆林說得是“撥亂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