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顏泉明、嚴莊的訴說以後,更進一步證明瞭安祿山的判定。他對顏泉明說道:“年青人血氣方剛,趕上不平之事勇於出頭,有闖勁。如果能沉著一些就更好了,不能太打動,越是心急的事情,越要沉著對應,那樣纔有好的結果。”
崔光遠說道:“皇榜當中有八成是都城中朝廷官員的子嗣,我管戶籍,誰是誰的兒子,誰是誰的外孫我清楚。”
他再一次拿起安祿山的奏摺,當真看了一回,內裡實事清楚,列舉了很多紈絝後輩,證據確實。轉過身對安祿山嚴厲的說道:“起來吧,你這胡兒,如何固執不化呢?提拔進士要顛末幾個部分上奏,並且朕已經在奏摺上畫了押,並且下了旨,如何還能改啊?你說如何辦吧?”
他雙手一攤,淺笑著說道:“皇榜已經出了,已經既成究竟,誰敢變動聖旨呢?我曉得你們受了委曲。但是就算是憑文章登科,你們敢說就必然能被選中嗎?畢竟是上萬人插手的測驗,那些國子監的學子文采不會比你們差吧,他們中很多有才氣的人不是一樣冇有被選中,他們都安放心心的等候朝廷任職。你們回到各自的郡縣,處所主官必然會安排你們的差事。平安然安有碗飯吃比甚麼都好,如果對峙起來,說不定會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
那人笑著對顏泉明等人說道:“你們找對人了,這位是萬年縣令崔光遠,長安城東麵城區的事就歸他管。”
崔光遠說道:“那次你是配角,我當然熟諳安將軍。但是安將軍能熟諳下官確切不易。上朝的五品官多如牛毛,隻不過個人見一次麵,你能記著我,確有過人之處。但是安將軍,現在你是在難堪我了,我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底子見不到皇上,向皇上遞摺子要顛末京兆府、宰相府,出了這類事,我也冇體例向皇上陳述呀。”
安祿山現在隻能算是軍界升起的一顆新星,與那些資深的節度使比擬,他的分量還不敷,本來隻是想在皇上麵前打打小陳述,獲得唐玄宗進一步信賴,進步在天子心中的職位。與崔光遠覈實科考成果確切存在舞弊行動以後,便立馬寫了奏摺。現在聽皇上如許說,他感覺題目嚴峻。此次科考的各個環節,吏部必然做得天衣無縫,要想拿到確實的證據,實在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