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部分榮幸兒看著看著就發明,臥槽,我吃了呀,怪不得我感覺那麼好吃。
江楓也冇有猜錯,節目組確切是要搞事情。
但淺顯觀眾底子不吃這一套。
再看一看就發明,誒,這家店我路過了呀,但是當時我嫌列隊的人太多我就冇排。
假定是江楓正在熬粥,江楓身邊的字幕就會是――
江楓也呆在家裡悄悄鹹魚,等候節目組告訴。
節目組公然在搞事情。
臥槽,那天我在小吃街呀!
能夠是因為參賽的八家餐廳有四家都在北平的原因,《好味道廚王爭霸賽》為數未幾的觀眾和粉絲有一大半都是北京本地人。小吃街作為北平新晉的網紅打卡聖地,哪怕本地人表示很嫌棄,但該打的卡還是要打,該發的朋友圈還是要發,週末該拉著女朋友去逛吃逛吃秀恩愛還是要秀。
第二賽段是互換比賽,現存的七家餐廳停止抽簽,抽中哪家就去哪家餐廳。互換期間,四位參賽選手隻能做抽中餐廳原有菜單上的菜,不能肆意編削。除此以外,在互換之前每位選手能夠選定一道本身菜單上的菜,作為必做菜品。
上麵還會閃現出正在熬的粥的代價,京彩瘦肉粥,10元一碗。
冇吃到的感覺本身虧了12888,吃到了就感覺本身賺了12888,不管是早退了的還是冇吃到的,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世紀收集衝浪兵士,老是要把歡樂和遺憾在朋友圈和微博上逼逼兩句。
這個節目標前期也很成心機,第一期的時候在每位廚師出場時會有五秒鐘的停頓,然後閃出字幕先容這個廚師的環境。
熟行當然曉得這短短幾句話的先容含金量有多高,但真正的熟行底子不需求直接先容,你把名字放出來他們就曉得這這些人有多牛。而內行們,你說再多他們也感覺就如許。
第二期節目裡泰豐樓仰仗週日的小吃街測試順風翻盤,確切很有爆點,乃至有一點爽文的節拍。但第二期節目爆了的啟事不是這個,而是因為很多觀眾發明――
以是有很多觀眾看綜藝看著看著就發明,誒,那天我是不是在現場。
第二賽段的比賽法則非常成心機,精確的來講是難度非常大。
抽簽時候為週三早晨八點,必做菜品提交時候為週三早晨七點,也就是說大師必須在抽簽之前選好給敵手的難度。
一開端路人還覺得這是一個組合的名字,點出來以後發明是代價。最開端大師是氣憤的,心想又是哪家無良餐廳竟然推出了12888一塊的蛋糕,細心一看才發明是三十五塊錢吃出了12888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