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的小內侍來傳太後懿旨,召李冬、李文楠和李夏進宮說話那天,嚴夫人一大早就和徐太太、霍老太太三人,往城外婆台寺上香去了。
從李冬到李夏,在炕前跪成一排,叩首見了禮,金太後挨個打量著三人,聲音暖和,“起來吧,給冬姐兒搬隻錦凳,你們兩個,坐到這裡,讓我瞧瞧。”
李夏迎著金太後的目光,想笑,卻冇能笑出來,內心一陣突湧而來的酸澀熱辣,頂得她麵前有些恍惚。
金太後臉上帶著笑,卻冇有很多高興,倒是透著濃濃的無法,再次細心打量著李夏,似有似無的歎了口氣,“這個年紀,性子還冇養成,這會兒看著倒還好……”
最後一句,金太後看著李夏問道。
“這是如何了?”金太後驚奇道。
李夏和李冬三個忙站起來辭職出去。
遠遠看到萱寧宮院門,李夏的心猛跳的幾近破胸而出,那十幾年裡,這裡,是她心目中的家。
“嗯。”金太後似是而非的嗯了一聲,盯著李夏又看了一會兒,漸漸歎了口氣,“這孩子,看著倒是個好孩子。”
小內侍搬了錦凳過來,李冬屏氣噤聲,端坐在錦凳上,悄悄瞄著李夏和李文楠,說不清為甚麼,她有點兒擔憂。這召見,好象不是無緣無端。
好久今後,她出宮,都是坐在光輝的輦車裡,從宣德門出去,再從宣德門出去,這條路,她頭一趟走。
金太後先打量了一遍李文楠,再看向李夏。
嚴夫人批示四個媳婦兒,熱熱烈鬨過了一個年,倒感覺比往年費心舒心了很多。
第三件,小長房三支,老邁就不提了,科舉舞弊一案抹成白身,隻能雜途入仕,眼下連個門縫都冇有呢,現在老二中了舉人,老太爺百年以後,分了家,小長房誰能支撐起來,就是誰來支撐。
“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李文山長長鬆了口氣,連喘了幾口氣,“你嫂子嚇的臉都白了,她去薈芳院了,不說了,你從速去,冬姐兒呢?另有楠姐兒……你嫂子必定忘了奉告她們!唉……”
五哥兒結婚,統統銀子,都是徐家拿來的,銀帳都在,誰想看隨便,都是明帳。
從嚴夫人院裡歸去,趙大奶奶結健結實的真病了一場,直病了一個來月,李冬定下阮十七那幾天,瘦了一大圈的趙大奶奶出了院子,說是病好了,從嚴夫人手裡領了份差使。
嚴夫人說完這些,再說了管家理事的事,她當家主事,這府裡五個媳婦兒,都是要擔一份責管一份事兒的,不過,要是非抱病著,諸事不管,也能夠,這府裡有五個媳婦,又不是隻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