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宇宙有多精巧[第1頁/共4頁]

人擇道理的支撐者以為:“如果宇宙冇有被切確調度到現在的狀況,人類就不會存在,也不會察看和思慮宇宙”。

如許的例子另有很多,比如邃密佈局常數,宇宙的維度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不過,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明天宇宙的終究狀況是統統這些身分感化的成果。它們必須同時落在指定的範圍內。以是,我們獲得明天宇宙的概率是統統小概率的乘積。你或答應以設想獲得,我們中了一個甚麼樣的大獎。

5.碳12原子的第三低能態是7.656MeV。如果這個值低於7.596MeV或高於7.716MeV,恒星製造的碳元素將不敷以支撐碳基生命。一樣,要製造出滿足地球生命所需的氧元素,我們對強相互感化力大小範圍的要求是0.5%,而對電磁力大小範圍的要求是4%。當然,如果你信賴其他元素,比如矽,也能夠支撐生命,便能夠忽視這一點。

2.恒星核聚變的效力是0.007,它表示在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的時候,有0.7%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這個參數由多少其他物理學常數決定,包含強相互感化力的大小。如果這個參數的值是0.006,那麼龐大的化學元素將冇法存在,生命活動所依靠的龐大化學發應也無從產生。如果這個參數的值是0.008,那麼統統的氫元素將會在大爆炸後敏捷耗損殆儘。不過並非統統物理學家都附和這一觀點,他們以為,隻要強相互感化力的增加不超越50%,氫元素是能夠耐久穩定存在的。

彆的,另有其他一些參數對現在宇宙的狀況起著首要感化。它們有的是物理學常數,有的是多個常數共同感化的成果。

這是一個充滿了古蹟的宇宙。此中,最大的古蹟就是,它孕育了生命,並且產生了能夠察看和思慮宇宙的聰明生命。要走到這一步,需求很多前提,比如大標準的宇宙佈局,星係,恒星,行星的存在,化學反應,生命發源等等。這些都是概率小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偶合。

4.宇宙學常數描述了暗能量密度和宇宙關頭能量密度的比例。這個常數的數量級是10^-122。這個微乎其微的數值決定了它隻能在10億光年的標準上闡揚感化。如果它不是這麼小,恒星和星係都冇法構成。

(本章是免費的,侵刪。)

上麵我們來看看,要達到現在宇宙的狀況,對物理學常數的切確度範圍有多麼令人髮指的要求。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