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作者:餘曉潔、齊健、周潤健2016年09月26日10:46
FAST項目饋源支撐體係總工程師孫才紅奉告記者,選址“大窩氹”有三方麵啟事,一是地貌最靠近FAST的外型,工程開挖量最小;二是這裡的喀斯特地質能夠保障雨水向地下滲入,不會在大要淤積而破壞和腐蝕望遠鏡;三是射電望遠鏡需求一處“靜土”,“大窩氹”四周5千米半徑以內冇有一個州裡,無線電環境抱負。
射電,是比紅外線頻次更低的電磁波段。射電望遠鏡,跟收衛星信號的天線鍋近似,通過鍋的反射聚焦,把幾平方米到幾千平方米的信號集合到一點上。
“宇宙空間稠濁各種輻射,悠遠的信號像雷聲中的蟬鳴,冇有超等活絡的‘耳朵’,底子就辯白不出來。”中國科學院國度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說。
1993年,包含中國在內的10國天文學家提出製作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的建議,旨在回溯原初宇宙,解答天文學中的浩繁困難。1995年底,射電“大望遠鏡”中國推動委員會,提出了操縱貴州喀斯特凹地製作球反射麵的“喀斯特工程”觀點。
趙之珩以為,射電波段的觀察,鞭策了地球人對宇宙的瞭解,如20世紀60年代四大發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類星體、脈衝星和星際有機分子。當代天文學上的“兩暗一黑”(即暗物質、暗能量、黑洞)還存在著很多的謎團。FAST接管和放大它們發來的微小信號,有助於揭開這些謎團。
“‘變形金鍋’會動。FAST的索網佈局能夠跟著天體的挪動主動竄改,動員索網上活動的4450個反射麵板產生竄改,足以觀察到肆意方向的天體,同時,饋源艙也隨索網一同活動,彙集反應資訊。”麵板單位技術總師、中國電科研討員級初級工程師鄭元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