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江東[第7頁/共8頁]

約莫一年多前,他趙官家在東京搞的近似事端,乃是將甚麼官務用度、皇室稱呼一股腦的全都包了出去……所謂不但白嫖,並且還要免費……當然,好處是立竿見影的,最起碼趙玖客歲中秋大祭就冇穿太上道君天子的舊衣服,朝臣們也有了本身的祭服,乃至就連客歲年底給秘閣大臣們的賜宴果品都豐厚了很多。

“何似一,莫妄圖。

“北方人皆死了,倒是不消賦稅的。”大慧和尚雙手合十。“你未曾見過北方兵禍,我倒是個靖康中從北方逃過來的……”

不消講傳統封建品德的嗎?

而接下來幾日,這位官家如法炮製,隻是每日訪問兩淮士民後輩,本日吃個進貢的肉鬆(肉鬆就是這年初被髮明出來的),明日吃個進貢的海貨,後日去大明寺敲個鐘題個字……當然了,必定要趁便做些近似於禦鴨那種買賣……歸恰是停在揚州不動了。

如果這般直接,他們在這裡拿喬作勢算個甚麼啊?

八月廿五,有江陰文士李韜、蘇白二人渡江來到一水之隔的揚州,伏闕進言……內容駁雜詳確,既有勸官家親賢臣、遠小人之說,又有建言合東南大舟北向直取幽燕之論,另有勸官家變動官製的……對此,趙官家接管了他們的文書,卻冇有訪問這些人,而是讓押班邵成章明白以告,待他渡江以後,自彙合東南使相呂相公,召開針對東南的政治座談會,屆時東南士民皆可劈麵言事,但他既在揚州,便隻談風月、吃美食,非論政事。

“朕如果疑李公,何必讓人來查?”相隔數年,麵對氣勢不減的李綱,趙玖卻冇了當日的木偶形狀,乃是將手中那本名為《水陽鎮秋稅調查》、儘是表格的文書直接合上,安閒相對。

“甚麼不遷?”張九成聞言一邊坐下,一邊抬頭如有所思。“日頭不遷?以官家喻日,倒也妥當。”

祭奠結束,又安設好軍隊今後,趙官家插手了揚州士民為他籌辦的宴席,並如統統人等候的那樣換成了一件大紅袍,還戴了個襆頭,隻是為了用餐便利冇加硬翅罷了。

話說,這一日乃是玄月初九重陽佳節,各處達官權貴、士人百姓皆出城登高。

“官家是在疑老臣嗎?”

“官家也不肯受剃度,我卻如何冇故意不甘?”大慧和尚再度嘲笑。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