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陽穀[第4頁/共5頁]

氣候暑熱,更兼沿途綠樹成蔭,抱病在身的趙官家攜吳夫人自登封緩緩東歸,而楊沂中軍令在身,倒是早早解纜,先一步回到東京,然後便帶領兩千禦前班直往京東馳援。

當然了,即便如此,他也還是動輒被這個喊打阿誰喊殺的。

喧鬨聲中,幾名陽穀富商早已經抖如篩糠,卻不料楊沂中俄然輕聲開口,便讓身後驀地溫馨了下來。

楊沂中當然曉得對方在誇大,真如果到這份上,跑就是了,何至於還在這裡保持?

那來人,也就是梁山泊頭領蕭恩了,聞言也是一滯,卻又咬牙相對:“如果這般說,你自退兵便是,俺遣人護送你回濮州安設!”

張懋德不由大喜,暗讚這軍官固然年青,倒是個本事之人,因而隻又說了幾句,便扔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同縣大戶,然後忙不迭的換了一張哭喪臉,倉促告彆歸去。

“五六百人,四五十副鐵甲。”此人張口即答。

“回稟太尉。”富商拱手直言,卻公然如楊沂中所料。“城中守備之人,乃是梁山泊張榮所任,夙來對官軍有所防備。”

但是,這一日,兩千班直急行軍進入東平府境內,傍晚時分來到東平西北角的陽穀縣城前時,卻俄然遭碰到了一件預感未及的事端。

但也就是此時,情知這些人是在想甚麼的楊沂中卻又回過身來,一手扶刀,一手指向那蕭恩,凜然以對:

說句不好聽的,本該他們欺負架空其他軍隊,卻不想會在陽穀縣城被一群草寇給反過來欺負。

不過,即便如此,楊沂中也隻是稍作躊躇,便下定了決計……畢竟,他路上便曉得,火線濟水另一側,平陰縣附近,已有大範圍交兵,而戰役期間,既近火線,事關軍事,焉能遊移?

“你一口一個官家,可曉得趙官家自讓俺家哥哥做了鎮撫使,便是許了東平府一地與他?”蕭恩聞言,也是摜下頭上帽子抓在手中,乾脆相對。“而本日俺家哥哥一力要雪前恥,連嶽鎮撫這般友情都不準疇昔助陣,你便是官家所遣,俺又如何能忍你?本日也就是俺兵馬不敷,不能勸止,不然連路也不讓你過,何談入城?!”

“城中這守備喚做甚麼,甚麼來源?”楊沂中喝止以後,複又對幾位富商正色相詢。

“為何不準我們入城整備?”

PS:推書《問道塵凡》……為了姬叉,大師加油吧!

“俺叫張懋德,乃是陽穀本地人,向來的良善人家。”此民氣中冇由來一緊,卻又冇由來的起了幾分期盼。“太尉喚俺張二官便可。”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