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尚書李晟滿頭滿臉是血,逃進了潼關。

李晟頓時眼冒精光,“這是當年玄宗的門路!”

秋去冬來,大唐北地滿地寒霜。在狼籍龐大的四周交戰中,除了駱元光外,兩方人馬逐步勢大。一個是以勤王為藉口的李懷光,一個便是當初被簇擁上位的太尉朱泚。

“已然被圍在奉天,”李晟身受重傷,本來在長安城戮戰三天三夜,若不是他身先士卒,現在恐怕唐軍早被衝得七零八落。

神武軍是安史之亂的參與者,駱元光是從朔方軍裡浴血而出的佼佼者,在他們的帶領下,唐軍恪守的華州成了掐斷叛軍超出渭南的咽喉。

“我很獵奇,”李晟問:“你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候內,調集如此多的人馬?”

李晟墮入了深思,駱元光便冷靜退了出去。

但是,李適冇等來駱元光,卻等來了迫不及待前來領賞的李懷光。

“陛下恪守奉天,我等冇法直接對抗兩方人馬前去救援,恐李懷光反而會倒打一耙,以此為藉口,將陛下節製起來。”

駱元光沉吟,看著李晟的目光一片灼灼,明顯早就想好的萬全之策。

“玄宗失道寡助,到處掣肘,前有反軍叛賊,後有太子乘機而動,是以腹背受敵。但眼下環境則分歧,雖四方起兵造反,然陛下有我等勤王之師,隻為送陛下返朝,比起安史之亂,現在局勢,並不龐大……”

駱元光點頭,拉開王旗,在中間‘唐’字的正上方,寫著本身和阿史那齊娥娜的名字。

李晟跌坐在凳子上,“那可如何是好……”

駱元光無法一笑,“不是我不說,而是……實在大逆不道。”

“此話怎講?”

“李晟為人豁達,忠君為國,必定會承諾。隻是陛下經此大變,今後恐怕……”

“這是……血書……”

“不成!”駱元光打斷李晟,“兩方大戰,百姓必將受難。倘若他們在奉天城外能分個伯仲倒也罷了,若兩方人馬長時候盤據對壘,屆時陛下還出不出奉天?再者說,若任由他們這般下去,必將逐步強大,到時皇權式微,我等再打著王旗出戰,怕是苦於比年戰役的百姓也有力呼應。”

華州刺史早在聽聞叛軍要來之前就棄城而逃了,叛軍此時也占有城外,本來覺得可輕鬆拿下華州,卻不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們看到駱元光的唐軍大旗時,各個嚇得麵如土色!

李晟那邊很快下定了決計,他先修密信一封送往奉天,而後力邀駱元光同他一起遊說四方將領,同他們一起組建勤王之師。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