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知己難得(上)[第1頁/共4頁]

陳操之與謝玄回到前廳,郗超問祝英台病情如何?陳操之道:“無妨事,將養幾日便可。”

陳操之道:“雅敬其才。”內心想的是:“英台兄之才,終老林下可惜,我不助她誰助她,我不能因前日謝玄的一番話就必須去娶謝道韞,也不能因為我愛陸葳蕤,就得拒謝道韞於千裡以外,因為,知己可貴,與英台兄相處是很奮發的,讓人不敢懶惰——”

一邊的謝玄唯唯。

謝玄遲疑道:“隻怕阿姊不得不退隱了,桓郡公之意難違,我謝氏也找不出不讓祝英台退隱的來由,若為此事與桓郡公不睦,實為不智。”

郗超淺笑道:“同窗而同僚,亦是快事。”因問陳操之與陸氏女郎之事,說道:“陸祖言對子重還是是極賞識的,但陸始此人剛愎自用、剛強難移,子首要得他允婚,難矣哉,我覺得子重娶陸氏女郎比娶謝氏女郎還難。”

陳操之並不知伸謝道韞寫給他的信會被賈弼之看到,賈弼之又奉告了郗超,就是因為有那封手劄,郗超才氣把各種線索串起來,猜知祝英台就是謝道韞,以是當桓溫收到署名祝英台的《複興三策》時,大為驚奇,急命人赴荊州召郗超回姑孰,郗超剛到荊州,信使就趕到了,呈上桓大司馬密信和《複興三策》,郗超覽信又驚又笑,心道:“陳操之,你可真行啊,竟讓謝氏女郎不吝拋頭露麵、要跟隨你到西府為官,謝安石的這個侄女也的確是奇女子,《複興三策》簡練透辟、觀點精微,實難設想這是出於深閨女郎之手!”當即回書桓溫,請征祝英台為掾,讓祝英台與陳操之同入西府——

陳操之略一遲疑,點頭道:“好,也趁便向萬石公告彆。”

桓溫亦是不拘一格之人,感覺這真是奇事、妙事,而《複興三策》又實在讓桓溫讚美,即命謝玄回建康征辟祝英台入西府——

郗超也未強求相見,看著陳操之隨謝玄入內院,臉上暴露一絲笑意,心想:“實難逆料陳操之與陸、謝二女會有如何的成果?這真是很風趣的事情啊。”

陳操之鬆了一口氣,心想:“本來郗佳賓說是的祝英台娶謝道韞之事啊,我還覺得郗佳賓意有所指呢。”

謝萬瞠目道:“阿元女子為官,若事泄,豈不被人嘲笑?”

謝萬石很覺無法,說道:“非是我不肯讓祝英台退隱,實在是此子病弱,豈堪軍府勞累!”

郗超笑道:“軍府隻要效兵時才繁忙,常日亦不甚勞累,安石公和幼度都是曉得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