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得隴望蜀[第1頁/共6頁]

洛伯源帶領一萬武衛軍押送曆陽降軍哨尉以大將領近六百人先期東返,從張續、子陽雅蘭手中接過當塗、曆陽等七縣的防務。魏禺、馮長途、楊尚等人帶領兩萬驍衛軍開赴新安,與刑坤民、沈冰壺所帶領的五校軍彙合,籌辦第二階段的越郡會戰。肖烏野以衛將軍銜出任宿衛軍統領,帶領兩萬宿衛軍精銳押著三萬曆陽降軍超出清江到達清江西岸的蕪州、南陵、涇州等地,與李公麟部彙合,修建江寧西境防地。

望江本是小邑,城池低矮,前城無城牆又建在江崖之上,北城、西城的防備則更加虧弱,奪得望江,疾奔四十裡就能到達東南最首要一座城邑:江津。

寒弟子子禮俗甚簡,世家朱門子嗣自出世以後則行毓麟之禮以顯高貴。毓,哺育也;麟,麒麟也,有洗3、彌月、洗塵、定名、寄名、祭年、抓週、蒙學等禮節。徐汝愚加尊號青鳳將軍以後,青鳳府中儀禮之事便不得自主,何況徐汝愚與幼黎結婚數年才生得一子,江寧世人更不容徐汝愚以小兒事視之。江寧欲為徐汝愚重生兒行彌月、洗塵、定名、寄名之儀,徐汝愚也不能阻之。

八月之末,祝同山在曆陽全境儘數淪陷以後,率被困湯邑山的三萬孤軍向徐汝愚投降。

望江城,實則是江津的衛城。二百年前,舊朝重臣元華奉旨築江津城來控扼江水、津水的水道,放棄望江邑城,而在北麵四十裡的攝山北麓重新選址築城。當時,水戰盛起,大江上飛行的戰艦最大已達到四百梢,艦頂能夠安排拋石弩。望江城緊靠大江而建,南城牆依大江崖石而立,距江水不及百步,若遇戰時,直接處於戰艦進犯範圍以內。出於戰術考慮,元華放棄擴建望江邑的構思,而於攝山津水的西岸重新築江津城。此處,攝山山勢直刺津水,水道驀地狹小,大型戰艦不得往北。江津卻因為天賦不敷,水營多為二百梢以下的中小型戰艦,難以憑之爭雄江水之上。

徐汝愚親臨曆陽,世人皆知此中的意義。祝同山望著擺佈諸將,長歎一聲,說道:“同山累諸公至此,何去何去,諸公決定吧。”舉步往帥帳走去,留在麵麵相覷的世人。

方肅說道:“向來隻要江寧遣使往江津,江津從未調派太首要人物來江寧看我們的眼色,曆陽之戰肯定勝局之時,江津俄然派易行之來江寧為小穆兒彌月觀禮,易行之在江寧之時頻繁出入諸公家中,連我家的門檻也讓他踏了兩回,可謂勤奮之極。”說到這裡,先笑了起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