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各地諸侯一旦紛繁呼應蘇白的號令,那麼無疑將蘇白的職位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如此一來,我還看誰敢反了咱家?那就是在和天子為敵!”
“檄文到日,可速推行!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
“今奉天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中原,剿戮群凶。望興義軍,共泄公憤;攙扶王室,挽救百姓。”
旋即,緩緩開口道:“三弟啊,現在蘇先生之以是冇有命令出兵,是因為在等一個合適的機遇啊。”
洛陽太師府,這幾日董卓也是茶不思飯不想,心急火燎地睡不好覺。
這則討賊檄文,既清楚的列出了董卓入京以後所冒犯的各種罪過,以大義讓天下的各個諸侯不得不呼應,檄文中又提及民賊董卓禍亂朝綱、毒害朝中大臣,引發各路諸侯的公憤,這檄文一出,天下各路諸侯必將會出兵討賊,即便不肯意出兵的諸侯,也會迫於大義挑選出兵。
李儒立馬陰笑道:“相國底子不需求殺了他們,隻需求借天子之手擬一道聖旨赦免他們,然後上表朝廷表奏他們的功勞,讓他們在處所任職,那些人便能夠安下心,不會舉兵攻打相國。”
蘇白緩緩的道:“張將軍統統不知啊,現在天下各個郡縣的刺史、郡守的手中無兵無權,他們底子冇法幫手我們共討民賊,剋日以來一些胸有弘願、足智多謀的義士接踵離董卓而去,必然也在暗中共參議董之事,不過董卓必定也是對這件事心知肚明。”
固然獲得了切當的動靜,何太後被殺,劉辯被廢,但是蘇白卻一向冇有下達出兵洛陽的號令。
張飛退了下去,將不出兵的啟事帶給了關羽和趙雲,這才讓他們安寧了下來。
劉備和張飛兩人一聽,確切是這個事理:“不愧是蘇先生啊,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
“董卓為了穩住他們,製止這些人結合起來討伐他,必然會借天子之手調遣這些人到各地任職,以是我們出兵也就在這個時候了。”
彆說傻乎乎的張飛瞭解不了,就連劉備也是更加不解,迷惑隧道:“但是蘇先生,董卓既然賜與這些人官職和職位,那麼這些人恐怕就不會在和董卓為敵了?到時候我們在出兵真的合適嗎?”
…………
李儒當即道:”那些各個郡縣的刺史、郡守甚麼的,他們兵微將寡,知名無權,相國底子不必憂愁,隻是那些各地的王謝望族以後,他們在朝中職位顯赫,功勞卓著,影響極大,常常是一呼百應,隻要這些人纔是相國最大的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