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幼年,尚未冠,在和諸家後輩相隨太守行春時很少說話,於西鄉也是如此,重新到尾就冇和荀貞說幾句話,但是少說話不代表他不會察看。因其祖父之故,他自幼多見名流,很有識人之明。當下,把聽來、看到的那些荀貞的故事一一給陳寔道來。
從西鄉有一條官道直通許縣,約莫三十多裡地。
《世說新語》裡記錄了一個和祖、父、孫三代間的趣事。張憑的祖父張鎮有一次對張憑的父親說:“我不如汝。”憑父未解以是。張鎮說:“汝有佳兒”。張憑當時才幾歲,聽了後很不歡暢,斂手說道:“阿翁詎宜以子戲父?”——“爺爺,你如何能拿我來調戲我的父親”?張鎮的這個打趣合適與否臨時不言,但從張憑的表示倒是能夠看出張鎮的話或許說得不錯。
華歆是平原人,說道:“公郡諸子,或如鐘君元常,開達理乾,與人交如東風拂麵。或如荀家叔侄,淑質貞亮,英才卓礫。或如辛氏諸子負氣俶儻,慨然有廓清海內之誌。或如棗祗、杜襲見地過人,郡國乾才。或如胡昭,狷介澹泊,並與鐘君共師從劉德升,雅擅隸楷行書。又或如趙儼,雖年幼孺子而進退以道。又如阿群恢廓漂亮,沉敏有識量。都是磊落奇才。”
——“並與鐘君共師從劉德升”。劉德升是本郡的書法大師,很馳名。鐘繇和胡昭都師從他學過書法。荀貞在任繁陽亭長時歡迎過一個叫周恂的汝南名流,這小我也學過劉德升的書法。
陳群離席,伏地膜拜,說道:“群有一請,大膽言之,請祖、父恕罪。”
陳群說道:“就像三位兄長說的,此次從府君行春的諸姓後輩都是人傑,各有所長。群不如之。不過,他們成名已久,群亦早知他們的名字,傳聞過他們的故事,對他們的傑出並不吃驚。唯有一人,令群奇之。”
他的這些品德、脾氣,全數都傳給了他的兒孫。陳群本年雖才十四五歲,但在圓融、交友上卻已很有乃祖之風。他帶著華歆、邴原、管寧回到家中後,去後院拜見陳寔。
誅滅第三氏,說瞭然荀貞的奮厲威猛。任繁陽亭長時半夜聞鼓、越境擊賊,說瞭然荀貞的果勇膽雄。恩澤鄉裡,春秋斷獄,說瞭然荀貞的克己施恩。不肯攻訐前任謝武,說瞭然荀貞的不舉人過。上任有秩薔夫的當天,就登鄉父老宣博之門,執弟子禮敬事之,說瞭然荀貞的敬老愛賢。能得許仲、樂進、劉鄧如許的懦夫投效,說瞭然荀貞的威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