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邯鄲榮、劉備、荀攸、宣康、岑竦、簡雍等俱在他的擺佈。
“何為內?”
郡府得了荀貞分給的糧食,雖每隔兩日便在邯鄲縣的東、西兩門外設粥棚施助,可這一點點的粥水底子不能飽腹,頂多是勉強吊住命罷了,遠比不上從戎吃糧。隻是一因募來的軍糧有限,二來荀貞一其中尉也不能招募太多的義從,對這些流民他雖非常憐憫,卻亦無計可施。
北地的羌、鮮卑等族是本朝悠長以來的邊患,特彆是羌人,多次犯邊,犯境本地,朝廷多次征剿,有勝有敗,破鈔軍資極巨,而終不能將此大患一舉蕩除。數十年前,為撻伐叛羌,不止在邊地大發兵,並且連本地州郡的青壯也招募了很多,陳褒的父親就曾應召赴邊。
“天子下詔,減太官珍羞,日蝕一肉,廄馬非郊祭之用,悉出給軍。”盧廣頓了頓,接著說道,“並聞召朱儁回朝,拜右車騎將軍。”
“堵”是不成能的,這個彆例之前就有人提出過,當時就被反對了。
劉備失聲說道:“羌胡反了?聽誰說的?”
荀貞並不驚奇,北宮伯玉、韓遂、邊章之名他在宿世時是久聞其名,早知他們將反,隻是不知他們何時反罷了。他回過身,複憑欄遠眺雪幕,轉首眺望北方,心道:“北宮伯玉、韓遂、邊章反了,這漢室離顛覆又近了一步。……,韓遂、邊章,這麼說來,馬超之父馬騰約莫也該起兵了吧?”他不清楚涼州羌亂的詳情,隻模糊記得馬騰就是在這場亂中發財的。
盧廣是邯鄲榮的妹婿,荀貞沙汰郡兵時頗得盧廣互助,邯鄲榮借糧到盧廣的故鄉中丘時又頗得盧氏互助,是以之故,戲誌才、荀攸、宣康等對盧廣均很禮敬。
“彆的,最好再遣派馬隊巡行縣西,一則,倘若山中群盜來犯,我城中可儘早得訊,二來,也可根絕流民西去投賊,以及根絕流民與群盜串連,使彼等不能裡應外合。”
荀貞微微沉吟,扣問戲誌才、荀攸的定見:“誌才、公達,你兩人覺得呢?”
當談及軍事的時候,宣康以往大多隻是聽,很少會有本身的設法,聽得他主動獻計,荀貞頗是欣喜,心道:“非論叔業此計可用不成用,對他而言,都是進步啊。”笑問道,“何計也?”
“遣黃遷去招降黃巾餘部?”
趙郡的北邊是州治地點,南邊是魏郡,魏郡臨著司隸校尉部,離京都不遠,西邊是山中群盜,東邊是此次黃巾之亂的重災區钜鹿,觀趙郡之東西南北四周,能把郡內現有之流民趕去那裡?那裡都不可。明天趙郡敢趕流民出境,明天就會有鄰郡的長吏彈劾趙郡以鄰為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