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可藉此機遇,讓百姓們看看我們如何練習新卒!”
文太守在府後的住處等他,見他出去,放下正在瀏覽的竹簡,問道:“如何?”
郭、黃、淳於、張、趙、嚴等家雖不肯出人助荀貞南下,但他們或為官吏之家,或是士族,族中不缺懂曉軍事之人,有的族中更有人傑,他們都看出了荀貞南下的風險,也看到了這個“風險”會給陽翟帶來甚麼樣的結果,就如文太守的擔憂:萬一荀貞兵敗,波纔回師北上如何辦?
荀攸拉住他,笑問道:“元常那裡去?”
荀貞看天已中午,在台上敲響了鼓,各曲臨時閉幕歸營,待飯後再持續練習。
辛家的家長很喜好他,實是不肯他從荀貞南下的,但見他神情慷慨,聽他奮發之言,知他決意難改了,略微躊躇,做出了決定,說道:“好!你既有此誌,吾身為家長,自不能阻之!”起家把辛璦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臂膀,說道:“就讓天下人知,我辛氏亦有英傑!”
議論的內容不過乎波才、承平道、汝南五縣的情勢以及朝廷救兵何時會到,並及猜想鄰郡的局勢會是如何,說到深夜,鐘繇方纔告彆。
辛評還好,辛璦喜形於色。
辛毗笑道:“此豪傑之誌也。”
辛家的家長說道:“站立不動、左轉後摔、繞台緩跑,像是在教陣法?”
陽光光輝,萬裡無雲。
八百加上那一千二百人,總計兩千,完成了文太守交給的任務。鐘繇故意多召一些,也算幫一幫荀貞,隻是百姓不肯應召,他也冇法。
鐘繇皺眉說道:“城防之處豈能容黔黎登臨喧嘩?今波才之賊兵才退,倘若再有賊兵來襲,城將危矣!”霍然起家,就要按劍下台。
“依我看來,不必如此。”
部下固然隻要六個曲,一千二百人,但為了批示便利,荀貞還是遵循兵法,將之分紅了全軍。
“冇有。”
文太守點了點頭,拿起竹簡,再次低頭看了起來。
在《兵教?上》這一篇中,另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將異其旗,卒異其章。左軍章左肩,右軍章右肩,中軍章胸前。書其章曰:某甲、某士”。
“阿誰!”
這三色旗是六個曲長的“將旗”,往下又有各屯長及隊率之“將旗”。
辛家的家長說道:“荀家子雖有智勇,此次南下以寡擊眾,勝負還是難料。玉郎,我雖允了你們從選人助他南下,可冇承諾也讓你南下啊!你歡樂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