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這張讓和那承平道另有來往。
輕俠中有人認出了他,輕“咦”一聲,說道:“這不是波連麼?”
街上熙熙攘攘,不時有車、騎從他們邊兒上顛末。車以輜車居多,珍飾華侈,外有遮擋,看不到裡邊的人,偶爾有婦人的香氣從中飄出,每到這時,程偃部下的那隊輕俠就會忍不住多看上兩眼。荀貞隻得又提示他們:“用心行路,莫要左顧右盼。”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願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李博連連點頭,恍然大悟地說道:“難怪橫行縣中,路人側目,本來是中常侍張侯之侄。”
走上來才發明,這街道被夯實如硬土,路麵上還鋪設了河卵石,馬蹄踩上去,噠噠作響。
補上蒲月十九號的。
次日天賦矇矇亮,荀貞就被窗外的馬嘶聲吵醒了,披衣而起,推窗觀之,見是小夏、小任在清算行裝,給坐騎套轡頭、上馬鞍。
他記得張角在起事前確切和朝中的中常侍們有來往,但不記得有張讓,轉念一想,又感覺即便有張讓也不奇特。漢家天子多通道,明天子亦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常侍們和承平道有來往不敷為奇。――固然承平道此前已有過一次小範圍的造反,可連天子都不在乎,遑論寺人?
“(張)讓等實多與張角交通”。
最後,荀攸雙手握著一段細柳,長揖到底,說道:“君為郡督郵,今後會常乘車騎監行諸縣。道阻且長,風險多有。行路時務需求謹慎謹慎。如有遠行,行前也務需求擇卜良日,彆忘了祭奠道祖。君今將行,攸心養養。”“養養”,憂愁不定意也。“道祖”是秦漢的行路之神。騎馬、乘車是很傷害的事,墮馬、墜車的變亂屢有產生。前漢梁王勝墮馬死,武帝時大臣韓安國因墜車成為跛子。貴爵大臣尚不能免,何況布衣郡吏。郡督郵的本職是巡行部內諸縣,能夠預感,今後荀貞騎馬、坐車的次數必定極多。荀攸和他情深,不免會為此擔憂。
小夏吐了吐舌頭,從頓時跳下,來到牛車邊,一手牽住韁繩,一手幫唐兒趕車。
小夏、小任、宣康、李博等人大多冇來過陽翟,看得目瞪口呆。唐兒也被吸引住了視野。
荀貞轉頭號召說道:“叔業!好好駕車!地上有河卵石,車行顛簸。來往行人又多,彆摔住或碰到人了。”這一年多來,宣康常與荀貞相見,非常佩服他的“博聞多識”,因此兩人雖年紀相仿,卻肯聽他的話,忙收回身,專注駕車,不再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