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笑道:“剛纔我與諸吏聊談,諸吏皆把明公比作了故魏太守黃香,明公撫賢優士之名想必不日即能傳遍郡中了。”
李鵠氣得七竅生煙,隻覺臉頰發燙,感覺兩邊郡吏們投來的目光如劍刺人,又氣憤,又深覺屈辱,想衝要上前去和荀貞實際,懼趙雲之威,又不敢上前。
王淙難堪了,荀貞是太守,他不能獲咎,李鵠是趙家的嘍囉,他不敢獲咎,吞吐說道:“這……。”
“黃香”即二十四孝裡的阿誰“黃香”,他在魏太守的任上,有一年魏遭水患,鬧饑荒,他乃分俸祿班贍貧者。黃香的兒子黃瓊也是本朝的名臣,和他的父親黃香一樣前後出任過尚書令、魏郡太守,在桓帝年間多次被拜為三公之職,身後被追贈為車騎將軍。黃瓊的孫子黃琬亦本朝名臣,曾遭監禁二十餘年,光和末年,也就是在黃巾亂前,因太尉楊賜之保舉而得以被朝中再次起用,短短數年間,從議郎一起升遷到了九卿之一的少府,現為朝中重臣。
程嘉佩服得不得了,他個子低,得仰臉看荀貞,這個行動更加增加了他臉上的敬慕之色,他說道:“如明公如許既威武有俊才,又溫良有讓的人,嘉生三十餘年,所見者,唯明公一人耳。”這幾句恭維之詞如出肺腑,聽來非常竭誠。
此一句話出,堂中諸吏裡好些人差點笑出聲來。
典韋在堂外大聲應道:“韋在!”
固然在審配被荀貞召回郡中後,趙然放下了心,不再擔憂那兩個族中後輩會被荀貞定罪,可目睹郡中此番景象,目睹荀貞似已把郡府握在了手中,並彷彿把諸縣也都控動手了,卻不免擔憂,頓時又坐不住了,故此叫李鵠今來上朝,聽聽荀貞又想乾甚麼,看看能不能搞搞粉碎,從中作梗。
諸吏中有和王淙一樣,兩邊都不想獲咎的,也有對趙家及其嘍囉非常悔恨的,群情起來,這些悔恨趙家的吏員感覺非常解氣。岑竦現為主記室,也在吏舍裡住,他早在退朝時就得了荀貞的悄悄叮嚀,把這些悔恨趙家的郡吏名字一一記下,下午的時候,送去呈給了荀貞。T
卻說郡府諸吏回到吏舍,不免對荀貞本日逐李鵠之事群情紛繁。
李鵠此次來上朝是受了趙然之命。
另有一小我不請自來了,是郡丞李鵠。
荀攸笑道:“先前,明公允定於毒,令文聘等清繳各縣盜賊,百姓賴以安,郡縣即有歌曰:‘前有岑君,後有荀君,伐棘遏盜,狗吠不驚’,已把明公比作了岑熙,今郡吏又把明公比作黃香,明公到郡雖還隻稀有月,然已得了吏、民的敬愛,來歲的考課必定是能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