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心道:“於今海內狼籍,欲成大事,非知兵能戰不成。吾兒固肖我,然如不讓他獨曆疆場,亦難成材。也罷!我便允了他,給他兵馬千人,使其設伏,阻張稚叔之援。”當下承諾了孫策所請,調忠心英勇的祖茂率長沙精卒五百服從孫策,兩下合兵總計千餘,使去設伏。

楊醜如果韓信,或能夠背水一戰,隻可惜他既無韓信之智,亦無韓信之勇,不過到底也算是個疆場老將,倒是有些懦夫斷腕的定奪,於是當機立斷,放棄了對岸的軍隊,連帶著猶在河上的部曲也不再管了,帶著南岸的諸營河內兵士沿濟水北行逃遁。

孫河問道:“如何出奇?”

孫策已有定計,胸有成竹地說道:“賊將自恃勇猛,本日三次攻吾陣,都是他親帶兵進擊,我料明日他必然還會如許做。如此,待至明日,君二人且先養銳守陣,候賊將離陣來攻之時,我率精騎攻擊厥後,待其陣亂,君二人可儘起精兵,與我併力夾攻,必勝也!”

兵過溫縣城,至濟水南岸,楊醜平分營渡河,卻不料方纔半渡,對岸忽起了豫州兵,孫堅親身批示,其部兩千餘人本為遴選出來的精銳,現又占有天時,勇大進擊,渡到河對岸的楊醜等部才下船未久,步隊尚未整齊,更彆說佈陣迎敵了,頓時潰敗,亂成一團。

倒是:呂布、橋蕤、紀靈統步騎七千餘,出南陽郡,進犯汝南,郡內的強豪瞿恭、江宮、沈成等儘皆從附,汝南都尉黃蓋倉促迎戰,先敗於吳房,又敗於上蔡,當今退守平輿。

薛洪說的話讓張揚驚出了一身汗,以己度人,他自忖之,若換了是他,必定是會如薛洪之所言,“令媛之子,坐不垂堂”,定然是不會親身帶著“疑兵”犯險,奔襲敵軍要地的,因是他當即做出定奪,傳檄河陽,令部分兵馬留駐,命楊醜等率主力立即回援懷縣。

孫河是孫堅的族子,早前過繼給了他的姑父,改姓為俞,孫堅起兵以後,他侍從撻伐,常為前驅,深得孫堅的愛好和信譽,被待以腹心之任,此前荀貞擊魯國黃巾,孫堅便是派了孫河為本身的代表。因為孫河與孫策交好,孫堅厥後在給孫策兵時,就把孫河撥入到了孫策營中。

擊敗了敵援,孫策還兵,歸與孫堅合。

孫堅的標兵偵知此事,報與孫堅。

溫縣城中守卒未幾,望風而降。在溫縣城外築營,孫堅與諸將議策,打算下部的行動。

他傳令部曲,停止向懷縣進發,改而向西,間道奔馳,過州縣、野王,在溫縣北的濟水北岸設陣以待楊醜等。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