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固然幼年氣盛,但是質本渾厚,雖看不上高素如許的鄉間人,雖也憤怒高素的唾罵,可現在聽了荀貞的話,還是上前來,賠罪報歉,說道:“高君,是我不對,不該辱你在先。”
當前一人年事不大,二十多歲,頭戴高冠,褒衣大袑,足下岐頭履,腰間皮帶鉤,斜插了一柄寶劍,瞥見荀貞諸人奔馳過來,他迎上兩步,遠遠地拱手作揖,大笑說道:“貞之,你可來了!”迭聲催促阿誰擁彗的吏員,“還呆立著何為?還不快快上來驅逐!”
荀貞馬劣,走得慢。目睹文聘與這年青人就要動上手了,他才急趕慢趕地趕到近前,不及上馬,驅馬衝到他倆中間,暫將兩人分開,叫道:“莫要脫手!莫要脫手!”翻身上馬,兩步跨上,抓住那年青人握劍的手,連聲說道,“子繡毋怒!子繡毋怒!”側臉叫文聘,“仲業,此便是我常對你提及的高君子繡,你還不快快上馬?”
這年青人恰是高素。
荀貞追上來,死死拉住他的袍子,說道:“子繡、子繡!仲業幼年不更事,你且看我的薄麵,把劍收起!”哭笑不得,心中想道,“這叫甚麼事兒?好好地來上任,卻纔到鄉亭地界,便先劍馬交兵!”對退到側邊的文聘說道,“仲業,你從我兄學經,算是我侄,子繡乃我友也,你是長輩,過來賠個不是。”又對高素說道,“子繡,仲業從叔乃縣君村夫,現在廷中為吏,向來與我和睦,你看在我的份兒上,不要與一個少年置氣,快把劍收起來吧!”
文聘聽了荀貞的話,策馬相讓幾步,跳下來。高2、高三衝至,舉拳就打,他不避不讓,手上舉鞭,底下踢腿,兩腳把這兩人踹倒在地,隨即丟下鞭子,側身斜讓,讓過挺劍奔來的高素,再又今後退了幾步,說道:“本來你就是高素。……,剛纔不知是你,多有獲咎。”
“不敢,不敢。”
驅逐荀貞的人有十來個,大多是鄉中吏員。
高素兀自念念不肯饒,要往上衝,冇衝得兩步,瞧見最厥後到的那幾個披甲騎士都下了馬,皆執刀劍站在文聘的身後,像是文聘的奴婢、侍從。
“不是?甚麼不是?你在說誰不是?我不是,還是貞之不是?”
荀貞莫名其妙,問道:“子繡,如何了?”
他早見過荀貞的馬,知是劣馬,以是明天在出來驅逐時,專門多帶了兩匹良馬。荀貞拗不過他的美意,隻好換馬騎乘,餘人侍從在後,往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