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後,中平三年春仲春初四,朝廷的聖旨下來,拜荀貞為魏郡太守。T
一邊削奪功臣的官爵,一邊把國之重器輕授於賊,這不是季世氣象又是甚麼呢?
董卓客歲擊廣宗無功,兵敗抵罪,本年春,北宮伯玉等犯境三輔,朝廷複拜他為中郎將,初為皇甫嵩之幫手,皇甫嵩被召回京師後,他留在三輔,又被朝廷拜為破虜將軍,從命於張溫帳下。
如果張溫服從孫堅的話斬了董卓,漢室當然是積弊已久、難以再複興的了,但一百六十餘年的名都洛陽卻能夠就不會遭到今後那麼多的災害了。
皇甫嵩軍功赫赫,客歲幾以一人之力安定了黃巾之亂,現在卻因閹宦的讒言而被奪職、降爵,把這件事和張飛燕被拜為平難中郎將放到一塊兒來看,更令朝野心寒了。
如果隻從宦途考慮,此數州都可,但荀貞知天下大亂,卻不能單從宦途考慮,他還得為今後考慮。他平常冇事時,對著輿圖策畫過很多回了,也曾假想過如有機遇挑選該挑選何州何郡,他得出的結論是:首則兗州,其次徐州,兗州的陳留郡為上上之選。
在張溫離京赴長安前,荀貞接到了孫堅寫來的一封信,倒是張溫知孫堅勇猛善戰,因上表“請堅參軍事”。客歲打完黃巾,孫堅跟著朱儁去了洛陽,他出身豪門,比不上曹操、荀貞,固然立了很多軍功,可一向冇有獲得甚麼封賞,在洛陽比及現在,終於又有了用武之地。
客歲潁川一彆,荀貞和孫堅至今未曾再見,相互隻通過手劄來往,當今孫堅又要上疆場,且麵對的是遠比黃巾軍剽悍的西北叛軍,荀貞除了預祝他能再立新功以外,並在複書中丁寧叮囑:提示他必然要謹重,不成忽視。
如果說中平元年是“黃巾之年”,那麼本年便能夠說是“黑山賊寇與西北叛羌”之年。
荀貞轉問荀攸:“以卿之見呢?”
倒是十一月某夜,天將流星如火,光長十餘丈,把邊章、韓遂的虎帳映得如白天也似,營中驚亂,兵卒大多覺得這是不祥之兆,邊章、韓遂因欲歸金城。董卓密查到了此事,大喜,遂於次日和右扶風鮑鴻等並兵俱攻,大破之,斬首數千級,邊章、韓遂敗走榆中,張溫遣周慎將三萬人催討之。
陳留郡南與潁川郡交界,西北與趙郡隻隔了魏這一個郡,今後天下亂時,起碼在初期對他是最為無益的。如不能得陳留,徐州西與豫州交界,東臨大海,天下若亂,也不失為一處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