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第1頁/共4頁]

“貞謹聞教誨。”

前些日的軍議後,遣了使者去見薛禮。

“多謝你了。”

荀貞安撫說道:“公乃當今高士,豈是臧霸可比?不過公兵少而臧兵多,是以而敗。況又,勝負兵家常事,實是不敷一提。”

這點小小的公文,不需陳儀再來措詞典寫,便由荀彧寫就一道軍文,又寫了一封手劄,俱是給許仲的。軍文是讓許仲拿給薛禮去看的,內容為調彭城國兵擊東海;手劄裡邊寫的則是對彭城薛禮的闡發,奉告許仲該如何行事。軍文與手劄寫成,荀貞叫人送去給許仲。

“是否果如我料,不肯見我?”

“貞之,你雖不言,我卻自知:我在開陽發兵擊賊,事前冇有與你通聲氣,現在大敗,幾乎壞了你攻徐的事,你即使不說,可我豈會無羞慚之情?又怎能在廣陵安住?”

既然薛禮情願奉荀貞的燈號了,那麼自就不需仍由荀貞派人去調他的兵,由在火線批示作戰的主將派小我去調他的兵馬便是充足。

“公明察分毫。貞確有此疑。”

“不錯!臧霸的部曲裡邊,大多是泰山郡的逃亡、惡少年。我在琅琊時,幾近每日都有逃亡從泰山來,投入其軍,泰山實為他的底子之地。以是,你拿下徐州後,能夠不必當即就遷他出琅琊,而是可先選一能治劇、有智勇的能吏,使其治琅琊,為琅琊守,絕泰山,攬民氣,以此而斷臧霸之根,堰塞其源。稍久,臧霸必弱。候其弱後,是遷是剿,便儘由君意了!”

戲誌才頓了下,接著說道:“……君侯,臧霸既然一錢不取,放了陰相,已經擺瞭然態度,那麼他那邊現下就臨時不需理睬。以我之見,目前當以彭城為要,先把薛禮給逼催出來!”

戲誌才說道:“臧霸本就以琅琊為自恃,今陰相離境,獨留其存,包括全郡之地,連泰山而瞰東海,其意必愈高矣!吾料便是再遣人去見他,他應仍然還是不會動的。”

陰氏畢竟是本朝的外戚,孝明天子時的“四小侯”之一,貴胄之家,累世簪纓,陰德本人在海內也有些薄名,固然兵敗被擒,幸得荀成贖買,這才脫身,然卻也是個要臉麵的。

戲誌才又道:“此次催迫,不需再從郡府遣人,隻叫許護軍派人去調他的兵馬便可。”

說及臧霸,荀彧說道:“擊下邳時,臧霸按兵不動;今我兩路兵馬皆已入東海,臧霸卻竟仍不肯動麼?……君侯,似可遣一人再去見他,問其去處。”

“文若幼年時便有‘王佐之才’的佳譽,我愧為長輩,卻連臧霸這個兵子都打不掉,有何臉孔見他?”陰德擺了擺手,“不見了,不見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