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內坐著的世人都曉得正題來了,紛繁把臉轉向董卓,等著他持續把話說下去。
在坐世人相互看了看,都冷靜的點了點頭。
得知聯軍二次返回酸棗,已經回到臥牛山正與周倉等人商討下一步打算的劉辯,隻是嘴角微微撇了撇,不置可否的朝前來報訊的兵士擺了擺手。
“牛將軍所言不差!”董卓點了點頭,輕歎了一聲,一臉糾葛的對在坐的大臣們說道:“秘聞剋日考慮一事,且說於眾位商討!”
“殿下的意義是……?”劉辯表白了不會重返虎牢關的意義,趙雲又介麵對他說道:“山中獨一兩千兵馬,以兩千兵馬對於董賊,恐怕……”
見官員們一個個如同鋸了嘴的葫蘆,連半句話也不敢言語,董卓的眉頭擰的更深,向他們詰問了一句:“你等生為朝廷重臣,現在朝廷危若累卵,你等卻三緘其口,豈是忠臣仁子所為?”
見黃琬也公開反對遷都,董卓長跪而起,兩眼圓睜,瞋目瞪著他和楊彪,因為氣憤,他嘴邊的髯毛也微微的顫抖著。
“諸位!”董卓環顧了一圈在坐的世人,微微蹙著眉頭,朗聲對他們說道:“想必諸位已聽聞弘農王前去酸棗一事。各路叛軍本已散去,可經此一事,叛軍倒是再度堆積於酸棗,企圖攻破虎牢關,直取洛陽!各位對此,有何見地?”
劉辯勝利度過黃河,呂布再次返回虎牢關。而本來已經散去的關東聯軍,在得知劉辯仍然健在,並且到過酸棗一帶,還曾攻破過虎牢關的動靜後,喬瑁、袁紹等人趕緊回兵,並死力促進各路諸侯重新返回酸棗一帶。
兩邊氣力差異,底子不在一個對等的程度上,劉辯能夠挑選的,隻是一種雖不會對董卓軍形成太大威脅,卻能讓他們頭疼不已,小範圍疲於奔命的打法。
幫著楊彪說話的,是另一名位列三公的高官太尉黃琬。
“殿下,聯軍再次返回酸棗,我等……”報訊的兵士剛退出去,坐在廳內下首的周倉就扭頭看著劉辯,提出了想要返回酸棗的設法。
“元福所言不差!”劉辯點了點頭,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對周倉和在坐的世人說道:“打補給確切不能給董卓形成太大困擾,可它卻能增加我軍克服次數,並且能讓我軍武備充沛,隻要我等憑藉大山,董卓想要圍殲我軍,並不是那麼輕易!並且挑選洛陽一帶克服賊軍,對我等名譽也是極大的進步!”
出班說話的,是個年約五旬的大臣。這大臣下巴上生著一縷斑白髯毛,兩隻頎長的眼睛雖是不大,卻閃動著慧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