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望向門外的東麵,緩緩說道:“孫權多次廢黜忠良,東吳高低早已民氣不穩,太子魯王之爭又遲遲未決,禍不遠矣,可惜陸伯言一片熱誠,要付諸東流了!”
“伯鬆兄臨時想出生果之策安慰兄長,當真用心良苦。”
“如此便最好了!”諸葛喬微微點頭,對兵士叮嚀道,“諸位加快速率,我們儘快返回柴桑。”
“是!”薑維曉得軍情告急,頓時去籌辦。
信使走後,諸葛亮叮嚀諸葛喬和沐風也去歇息,荊州情勢危急,隻能臨時將家屬之事放下,先安排柴桑和豫章的軍機大事。
幾人相視大笑,又談了些家中嚕囌之事,諸葛喬向東麵諸葛府再拜,和諸葛恪、諸葛融依依而彆。
沐風抱拳道:“丞相放心,諸葛恪已然同意出兵之事,由他去見孫權,不但能將陸遜調走,又能瞞天過海,如此一舉三得之計,孫權豈能不允?”
中原大戰因為南陽戰事一觸即發,司馬懿變更豫州、兗州兵力往宛城集結,荊州的蜀漢兵馬也頻繁變更北上,穩定了十餘年的南陽,又一次硝煙滿盈。
“來人!”諸葛亮又寫了一封密信,封好錦囊遞給標兵,“頓時將錦囊送到襄陽,叫關將軍依計行事。”
轉眼間五六年時候疇昔,長安城除了在潼關和長安之間修了兩座甕城以外,便是整日練習兵馬,馬隊已經達到十萬之多,步兵超越十五萬,要不是關中這幾年比年歉收,光是糧草,就夠吃緊的。
長安城中,魏延每日都收來各地的戰報,如坐鍼氈,劉封在幷州一帶攪動風雲,現在連荊州也大戰連連,唯獨潼關以西,自從滿寵堵死潼關要道以後,連中本來的商客都從武關一帶繞道漢中去了。
而起。”諸葛喬點頭道:“不錯,此事江東人儘皆知,陸遜至呂蒙以後才被拔擢任命,恐也是孫權心存顧慮,現在自知大限將至,以陸伯言在江東之威望,再加上幫手即位之功,恐太子也難以彈壓,以孫權之脾氣,
”
薑維言道:“司馬懿長於用兵,奇謀迭出,季常又在樊城,看來南陽還是人手不敷啊!”
諸葛亮略作思考,言道:“伯約你先去籌辦,馬上解纜前去樊城駐守,命馬良還回涉都參論軍情,待其間諸事安排結束,吾當親至南陽,主持大事!”
沐風先說了東吳朝堂之爭,太子黨和魯王黨各自爭論,不肯罷休,太傅吾粲、太常顧譚多次上疏,反對廢嫡立庶,孫權將其奪職定罪,乃至吾粲已經被下獄,激發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