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看來你是真下了一番苦工,那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呢?”孔融揚了揚眉毛,非常驚奇。
“額,這是下官自發讀書時,感覺斷句較為吃力,以是締造的一些標點標記作為標記罷了!”陸安張張嘴,還是開口說了出來。
“免禮!陸安,我叫人送給你的書,你都看了嗎?”來人恰是北海太守孔融,此時他正帶著三分笑意的看著陸安。
“嗬嗬,你這體例,倒也風趣,對於一個初學的士子來講,倒是便利很多,不過未免少了斷句的興趣,不成取!”孔融聽後,微微一笑,隨即就把書扔到了一邊,他是天下聞名的大儒,對於讀書是樂在此中,很多學問更是拈手即來,底子不需求這些標點標記,相反還感覺有了這些標點標記,固然讓讀書費事了點,但是興趣也減少了。
“這幾日感受如何?”合法陸安籌辦拿出一本中庸持續儘力時,從內裡走進了一個穿著華貴的中年人。
“是的,大人請看,這個是逗號,意義就是前麵的話是一小段,這個是句號,意義就是前麵的話是一大段!這個是問號,代表著前麵的話是疑問..........!”陸安指著上麵的標點標記道。
“既然你如此有自傲,那本官就考考你,看看你到底是真的資質聰明,還是空口白談!”孔融點點頭,這是要查抄服從了。
“哦?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受教了!”孔融聽後,久久不語,隨即向陸安鞠了一禮,道。
“嗬嗬,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想不到我孔融枉稱大儒,對先賢之言的瞭解卻還不如你這個纔看書兩日的少年!”孔融微微一笑,非常蕭灑的道。
“標點標記?”孔融驚奇。
“還請太守大人出題!”陸安拱手道。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聖賢想表達的含義是甚麼?”
“額,我感覺孟子先賢這話的意義是:肉要吃,不忍之心也要有。以是,遠庖廚這類不忍不是對牛的不忍,而是本身心中的不忍,有了這類不忍之心,纔會對人不忍,纔會仁乎其類,就君主而言,纔會有仁義之心,纔會行仁政。”陸安遊移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三小我同業,實在必然會有我的教員,我挑選他善的方麵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麵就對比本身改正的缺點!”
“嗯!你在這竹簡上刻這麼多奇形奇特的標記做甚麼?”孔融正待說些甚麼,卻發明中間陸安方纔讀過還冇有收起來的的《孟子》一書上儘是刻痕,奇特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