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人指著城外說道:“城外已來了上萬妖賊,你們看在城下馳騁的這千餘步騎,人皆精甲,我軍的兵械遠不如之,守城還行,野戰萬難敵之,如何突圍?”
魏校尉敗北,短期內冇法與周澈、曹操合兵,固然周澈、曹操部下隻要不到八千人,以這不到八千人去拖住波才的一萬五千人難度極大,但軍令如山倒,皇甫嵩既然下了這個軍令,那麼就冇有還價還價的餘地。
周澈差點冇把手裡的軍報丟掉,猛得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不成置信似的問道:“儘數屠了?”
“有人勸過,說殺降不祥,但朱將軍說:‘仁民可也,豈可仁賊’?皇甫將軍覺得然,是以儘屠賊兵。”
荀攸答道:“諸君所憂者,不過是憂我兵少,恐不能阻波才棄城南逃。如果我等給波才形成一個假象,使他覺得我等兵多,會是如何?”
“是。”
本來在城下的就有上萬,這又來了數千,加到一塊兒有一萬多人,和他本部現有的兵馬不相高低了。波才深知,他的部眾不擅野戰,如果兵力倍於仇敵,還能夠突圍一試,現在敵我兵力相稱,如果出城野戰斷難是漢軍的敵手。如此一來,他熄了突圍的設法,下了決定:死守舞陽。
曹操、周澈細問來送軍報的信使,問了陷城的經過後,曹操問道:“昆陽賊兵既在兩日前就已請降,朱將軍為何不納?”
曹操嘿然,不複再問,隨口又問了一句:“昆陽城內數萬賊兵,不知兩位將軍籌算如何措置?”
兩人一起談談說說,相互成心,皆想與對方交友,越說越是入港,不知不覺,夜色將儘,東方將亮。曹操笑道:“皓粼,天快亮了。皇甫將軍的軍令,令你我不得白天行軍,就在前邊找個處所安營安息罷!如何?”
荀攸說道:“吾有一計,可使波才覺得我等兵多。”
遵循荀攸之計,曹操、周澈一邊令部卒安營,一邊選出數百懦夫,共同這千餘馬隊,去到舞陽城下耀武揚威,向城內高喊:“舞陽將陷,汝等渡河救濟之兵已被全殲,我雄師數萬在此,爾等還不速速獻城投降?”
“這……”
曹操懷著自家對在此戰中建功的但願,笑對周澈說道:“比及安定賊亂後,以君之功績,定是要高升了。”
兩人對視一眼,做出決定,曹操令道:“就按此計行之!”
安定黃巾之戰方纔開端,潁川黃巾以後另有南陽、汝南、陳國、東郡等地的黃巾軍要打,而周澈已立下了不小的功績,戰後高升是必定的,但詳細升到甚麼程度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