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以來,大部分的仇敵都是長戟士、蹶張士擊殺的,他們也力疲了,持刀甲士一向養精蓄銳,故此改以他們居前。
周澈望著孫堅勇大進擊之姿,心道:“好一個江東猛虎,不肯落在人後!”
周澈、孫堅等接踵登陸返來。
周澈在本部陣中遠遠地對孫堅叫道:“司馬!我給你開道,你跟著我們來!”說著話,批示部眾迴向後。
有人發起不如改道定陵,從定陵渡河。定陵在昆陽的東北邊,處在滍水與汝水的交彙處,距昆陽七八十裡。
大恩不言謝,表示過情意就行了,孫堅不是個婆婆媽媽的人,再度握住周澈的手,兩人再次相顧而笑。
江偉看著孫堅三騎超出他們,一往無前,如風捲殘林,無不披靡,急得哇哇大呼,不斷歇地催促甲士疾行,何如他是步行,如何也追不上,隻能落在背麵吃灰咽土。
這一次渡河援救孫堅,最後的風頭全被孫堅搶走了,周澈對此並無牢騷,心中想道:“記得後代的書裡說曹操在傳聞孫策定了江東後,茫然若失,意甚難之,說了一句:‘猘兒難與爭鋒’,子如同此,何況其父?今見孫堅衝陣,才知何為江東之虎。”猘,狂犬、猛犬之意,曹操說孫策是“猘兒”,雖是漫罵之詞,加上“難與爭鋒”四字,卻也可見孫策之勇。虎父無犬子。
身邊的親兵跟著大喊:“策應司馬。”
列在岸上的三河騎士、蹶張士和觀戰的越騎營將士、數千步兵看他們在對岸作戰,早看的是熱血沸騰,齊齊舉起兵械大聲喝彩。
孫堅以矛批示,叮嚀令道:“元朝,你居我左邊。大榮,你從我右行。周度遼不顧死,為救吾等殺入賊中,吾等今且為周君前驅!”
天亮後,回到了巾車鄉。
周澈握著孫堅的手,自嘲似的心道:“不枉我出世入死一遭!”
孫堅卻不肯坐享其成,騎在頓時,傲視遠近的黃巾兵卒,橫矛笑與周澈道:“君為救我而來,堅豈能坐觀君奮戰?自當與君並肩殺賊!”催騎向前,繞過吳景等人,直奔到周澈的陣前,另有兩騎在後緊從,倒是董襲、祖茂。
在安定許昌、許韶父子之亂中,他立下了功績,再被遷為鹽瀆丞,當時也就二十一二歲。縣丞已經是“命卿”了,任免出自朝廷,遵循縣之大小,秩在二百石到四百石間。接著就是現在,他被朱儁請來,任職佐軍司馬,秩六百石,六百石已是“下大夫”,六百石以上算是高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