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悅說道:“或許是過河時弄的。”
盾牌手舉盾先行,江偉帶著五十個蹶張士緊隨厥後,再後是方悅帶的五十個長戟士,再後是周倉帶的五十個持刀甲士,最後是周澈和八十個持刀甲士。
朱儁部下的將士都熟諳他,見他策馬行來,讓開門路。
“然也!我與孫司馬雖瞭解不久,然傾蓋仍舊,豈能坐視孫司馬墮入賊中而不救?願率本部懦夫渡河,擊賊救之。”
夜深,火光,河水,星月倒映。
周澈心道:“難怪朱儁持續三次遣人都冇法救回孫堅。”
行到近處,看得清楚,包抄孫堅的仇敵確有兩千人高低,正在血戰。從敵騎平分出的那一二百騎亦馳奔在交兵的陣中,幫手步兵打擊孫堅死守的陣地。孫堅堆積部眾,在仇敵的重重包抄下,令大半的部眾背向內、臉向外,結成了一個環陣,揮矛戟與靠近的仇敵激鬥,剩下的少半部卒則在陣內充當候補。在被包抄的環境下,結成環陣以禦敵,是漢軍馬隊常用的陣型戰術,步兵也可用之。
河對岸鏖戰不休。
“諾!”
周澈頓了頓說道:“賊兵傾巢而出,要想救回孫司馬,隻要趕在他們到來之前,再遣懦夫過河,看能不能把孫司馬策應返來。”
一個比六百石的軍候伸手向東北指去,說道:“在那邊!”
荀攸初見孫堅在陽翟城外,當時孫堅布衣帶劍,頭裹赤幘,厥後在襄城又見到他,當時他披甲騎馬,騎的就是一匹青驄馬,高七尺餘,非常神駿。孫堅當時誇耀似的對周澈說這匹坐騎得自北地馬商,是大宛天馬,他用了十萬錢纔買下的。不管他這話是真是假,但他騎的這匹青驄馬確切是一匹少見的良駒,荀攸對這匹馬的印象很深切,加上孫堅喜帶的赤幘,能夠鑒定此人必是孫堅了。
周澈認得此人,名叫吳景,乃是孫堅的妻弟。
對岸的黃巾軍兵卒大多是長矛手,然亦有弓弩手,約二三百人,一次齊射,箭如雨下。
周澈和吳景分歧,吳景不算勇將,而周澈的勇名早就天下聞名,今見周澈主動請纓,他當即承諾。
在河這邊上萬步騎、河那邊數千步騎的共同諦視下,他們這一支兩百多人的小軍隊下到河中,淌著河水向對岸衝去。
朱儁把他扶起,說道:“文台被圍後,我先令祖茂帶百人渡河救之,不料不但未能把文台救回,祖茂反而也墮入此中,接著又連遣兩部精卒渡河,也都無功。我非是不肯遣你過河,更不是不想救文台,我隻怕就算再遣你去也是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