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那鄙人辭職。”唐眾執禮退下。
第二日一早,天子劉宏開大朝會。廷尉郭禎率先出班,彈劾台閣右司刑令史周澈。
唐眾眼中閃過一抹狠意,擊掌道:“對!把吏部曹扯出去,把王甫也扯出去,讓這潭水再渾一些,水越渾,魚就越好摸!”
朝會一散,三法司正式開戰的動靜當即在朝野中傳播開來。對此,百官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三法司執掌的不但是天下百姓之法,他們一樣要遭到其的製約,一個相互製衡、相互敵對的三法司遠比一個抱成團的三法司更受他們歡迎。
天子劉宏聽罷兩部的奏本,並冇有當堂予以定奪,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朕曉得了!”
“吾亦剛知。”袁紹皺了皺眉頭。
郭壽祥是郭禎的字
袁紹道:“卻也不然!想必君午休結束,回到禦史台,韓文節必會呼喚於你。”
且說那未央宮宣室,天子劉宏把禦史彈劾周澈大肆收受賄賂的奏章遞給近侍張讓,笑問道:“讓父覺得如何?”
禦史中丞韓馥聽廷尉郭禎說罷,當即再上一本,彈劾周澈,言道:“右司刑令史周澈以國之利器邀一己浮名,妄斷公案,混合國法。禦史台既負監察百官之責,不敢不克失職守。先前,廷尉府嚴苛峻法,判處常家子極刑,枉顧民意,故禦史台彈劾之。今右司刑令史周澈矯枉過正,為求一己浮名,邀寵於民意,輕言存亡,判常家子無罪,視國法為兒戲,故禦史台一併彈劾之。伏請陛下聖裁,以示我朝慎恤刑獄!”
唐眾苦思道:“袁公冇有後招了?”
“韓中丞。吾聽聞朝會上........”
“皓粼判的是無罪開釋!”
........
袁紹搖了點頭道:“皓粼雖是袁家半子,但是他資格不敷,不成能捧他上阿誰位置。台閣如果順服廷尉府的定見,禦史台便能夠連他們一塊告!如果台閣順服禦史台的定見,那禦史台就穩壓廷尉府一頭,還能夠把二千石曹拉過來為我所用。皓粼貌似是與禦史台站在一邊的,但是...”
事情已經很明白了,袁家權勢為了滲入台閣,不吝把周澈當棋子,要扳倒陳錫和沈騰,從而停止寺人權勢和江東權勢。
唐眾從韓馥處分開後,點過卯後,尋了個外出公乾的由頭,去找袁紹。
“那本初吾先告彆了,倒是很想曉得韓文節的後招。”唐眾告彆。
“韓文節彈劾廷尉府,來由是甚麼?來由是量刑太重,常家子應當罪減一等,挾此陣容,籍此民意,隻消此案能遵循禦史台的主張辦了,三法司中,阿父執掌的禦史台就能壓他們一頭,接著袁家出麵,把你安排去台閣做阿誰二千石曹的侍郎,但是皓粼如何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