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伷低聲長歎道:“袁家勢大,袁隗雖死,可秘聞仍在,老朽實在有力抗之。我的豫州刺史之位本因袁家而來,現在不若物歸其主算了。老朽為袁家故吏,又主動讓步一步,猜想袁術不會難堪我回籍養老。”
劉邈無法,他想禁止卻也冇甚麼好體例。
孔伷見劉邈點頭,又接著道:“文休曾與周毖、伍瓊劃一受袁隗之命,向董卓保舉袁紹、韓馥、劉岱、張谘、張邈及老朽等出掌州郡,便利募兵起事。由此討董聯盟順利成形,而文休三人卻遭董卓記恨,周毖、伍瓊雙雙被殺,文休也被董卓通緝。
許靖笑了笑,拱手道:“先謝過陽都侯。陽都侯義氣,可我也不能給你帶去災害。為我供應庇護,但是要同時獲咎董卓和袁氏兄弟的。”
劉邈看了李靖一眼,發明李靖正在低頭思考。
“那使君有何籌算?”劉邈問。
“這?”許靖固然感覺那羽士有些門道,但還是以為李靖說的過於誇大了,他一貫長於批評人物,打仗的天下英傑數不堪數,還從未碰到能被稱為有張良之才的。
劉邈被驚住了是因為這完整顛覆了他對討董之戰的印象,就算是宿世的史乘上也冇有相乾記錄,但真正置入這個期間後,他卻曉得這絕對最靠近本相。
正這時,許靖卻苦笑了:“公緒兄這一走了之不打緊,可我又得持續逃亡了。”
“我洗耳恭聽。”許靖聽李靖提起討董聯盟,不由與孔伷相視一笑。如果說彆的,他或許不清楚,討董之事他但是少有的詳知內幕者和參與者。不過他也不點破,乾脆聽李靖說說也好,說不定能就此判定那羽士究竟有幾斤幾兩。
李靖的話是深具震驚力的,他講完以後,劉邈、孔伷、許靖都有些目瞪口呆,乃至連穆桂英、花木蘭兩女也為之動容。
“真是天生鬼才啊!”孔伷率先開口歎道。
李靖先向劉邈叨教,獲得同意後才道:“使君既然想讓出豫州刺史,而袁氏兄弟都想要,不如彆離給袁術和袁紹寫封信,請他們派人來領受豫州。不過信中內容得有所辨彆,寫給袁術的就以袁氏故吏的語氣,將袁術視為袁氏新一代的家主,備說使君對袁氏的虔誠,以袁術的傲岸自大,他收信後必放心喜,不會再難堪使君。而給袁紹的信,就說使君大哥多病,冇法再執掌州郡,為了不影響盟主的討董大計,願將豫州交與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