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步步為營,踏步向前,虞翻怔怔的瞅著對方。
麵對徐庶的詰問,嚴峻低頭沮喪地無以作答。……
“蜀王仁義,天然不忍心篡奪同宗兄弟之基業,現在楚王立劉綜為世子,以蔡瑁為大將軍幫手。
“某乃江東小人物張昭,早就聽聞先生棄劍從文,半路出山,卻不知可有此事?”
身後又一人大聲詰責,徐庶回身望去,卻見那人單獨坐角落當中,巍峨高官難以袒護其臉上那傲然的神采。
彷彿,步騭已經看破了諸葛亮與徐庶的企圖。
“如此說來蜀王屯兵涪陵,朔江而下,莫非還是為了救荊州不成?既如此,那不知先生來我吳地卻又是為何?”
“哼!先生所言皆是胡言亂語,強詞奪理,全不是端莊之談,我等儒門弟子,明聖賢之智,究治國之策,敢問先生有何典範之論?”
然蔡瑁雖勇猛水戰,卻不負忠心,如果楚王一旦駕鶴西去,此賊必將挾世子以令荊州,到當時,全部荊州將會聽蔡家之言!
“嗬嗬!在某看來,蜀王謙虛仁義,大愛忘我,如果大王真想侵犯陛下,豈會授人以柄?此事就連三歲孩童都能明白,就是不知江東子布為何閉眼不聞!”
嚴峻看著陸遜臉上龐大的模樣,倒是誤覺得抓住了對方的把柄,卻不知陸遜退後一步,倒是俄然麵前一亮,再望著滿座的所謂大才,倒是驀地間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冇想到!真是冇想到,這人間之人,越是冇有真才實學之人就越是矯飾典範,而越是胸有神策之人,卻越是低調行事,恐怕高人一等!”
“公謹兄此言不當,吳王既然在五鳳樓等待鄙人,庶天然不敢托大!還是先公後私吧,正所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周瑜表示身後的呂蒙帶路,徐庶聞言雙手抱拳,心中卻也曉得這是應有之意。
但是下一刻他倒是嘴角上揚,暴露會心的笑容,因為徐庶看到殿內有二十多位文武官員,正峨冠博帶,整衣端坐的瞅著他。
現在的徐庶內心便是迷惑,也是感慨,更多的倒是感到可駭,到底是甚麼樣的人竟然能夠預感將來之事?
徐庶聞言倒是緩緩轉頭,心中的龐大可駭已經是無以複加,因為從開端到現在,這些人的所言所論竟然皆在寧先生的激辯群儒故事當中,就連這些問責之語的前後挨次都是涓滴不差!
“敢問虞先生,如果蔡瑁投降曹操,江東又會如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