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抬起眼皮,盯著辛評,一言不發。

“我感覺最合適的人莫過審正南(審配)。”

“正南德才兼備,做豫州刺史綽綽不足,隻是大才小用了。且冀州離不開他,不成。”

袁紹也說道:“是啊,誰能勝任豫州刺史之任?”

辛評嘲笑一聲。“如何,這已經成了主公的逆鱗,提不得?早知如何,何必當初。”

郭圖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沮授這麼說,清楚是指劉繇馳名無實。劉繇是他保舉的,現在被孫策擊得大敗,他重用的部將太史慈乃至成了孫策的部下,在青州作戰,給袁熙形成了很大的費事。這當然不能說是袁紹用人不當,隻能說是他薦人不當。

郭圖上了車,拉上車門,笑道:“你恐怕冇甚麼表情看風景吧?有事說事。擔憂佐治?”

郭圖侃侃而談。“潁川乃是主公本州,汝南更是黨人齊聚之地,當以名流重將鎮之。劉和固然善戰,但他名譽不敷,尚不如孫策所任之彭城張昭。不久之前,他率胡騎入豫州,軍紀不嚴,多有擾民之舉,豫州士林對其很有牢騷。讓他領豫州刺史,可貴士庶之心,反而能夠讓人覺得主公麾下無人可用。”

田豐鬆了一口氣,沉吟道:“臣也保舉一人,魏郡太守董昭。”

辛評一愣,隨即恍然大悟。他一拍額頭。“公則,若不是你,我幾乎又犯大錯。”他笑了兩聲,又歎了一口氣。“這可真是陰差陽錯,當初誰會想到主公會與張邈生隙呢,張邈與主公但是至好啊。公則,我總感覺這是一個失策,你有機遇還是勸勸主公,親者痛,仇者快,絕非智者所當為。”

車門開了,辛評舉手相邀。“城外風景恰好,出去轉轉?”

郭圖也不介懷,微微一笑。

袁紹眉毛顫了顫,冇吭聲。辛評正想說話,郭圖衝他使了個眼色。辛評見狀,立即閉上了嘴巴。郭圖說道:“董昭的確有才氣,但他已經是魏郡太守,改任刺史有左遷之嫌。主公,臣保舉陰夔。”

沮授提出這個建議,讓他很不測,但他不會直言反對。郭圖的辯駁正中他下懷,他也不會等閒的表示支撐。謀士定見相反很普通,他不宜等閒表態,總要讓兩邊回嘴一番,最後再綜合正反兩邊的定見,才合適他的身份。

袁紹微微頜首。固然冇說話,但從他的神采來看,他非常承認這小我選。田豐、沮授冇有頒發定見,內心卻頗不覺得然。陰夔出身新野陰氏,家世是不消說的,他是袁紹舊部,也屬汝潁一係,天然要比董昭更受袁紹信賴。但他的才氣與董昭比擬卻相差太遠,到了豫州也起不了甚麼感化,到時候等著看郭圖丟臉吧。至於河南的戰事,頓時就要春耕了,雨水增加,估計孫堅、孫策也支撐不了多久,很快就會退兵。就算袁譚打了敗仗,不利的也是辛評的弟弟辛毗,與河北人無關。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