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甚麼?兵力不敷?”
孫策咀嚼了一番,啞然發笑。
賀齊趕緊解釋道:“將軍,你珍惜百姓,不肯橫征暴斂,我非常附和。我並非是想多請兵,隻是但願將軍能答應我自行募兵,不消將軍撥付任何軍餉、物質。”
孫策笑眯眯地看著賀齊,暗自鄙夷。這世家後輩就是虛假啊,明顯想要兵,嘴上卻隻字不提,還假模假式的就教方略。
孫策隨即請來諸將商討。得知江北戰事將起,諸將也有躍躍欲試,豈有分歧意的事理。孫策做出了安排,他讓部曲將林風帶領一千精銳親衛營留守吳縣,共同虞翻、蔡瑁穩定吳縣,需求時可征調四周諸屯的屯兵。又派賀齊趕回太末,籌辦由南線進兵豫章。祖郎駐黟縣,為丹陽南部都尉,共同陳到穩定丹陽。其他諸將隨他北上,觀情勢而動。
孫策對此人一點印象也冇有。不過提到京兆名流,又姓趙,他很天然地想起了趙岐。這兩人不會有甚麼乾係吧。郭嘉隨即證瞭然他的猜想。趙戩是趙岐的族子,很好學,言必稱詩書,供應仁者愛人,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好人,但……冇甚麼用。
賀齊收轉意神,假咳了一聲,拱手道:“承蒙將軍火重,授齊方麵之任,統兵取豫章,齊感激不儘,內心惶恐,故來向將軍請計,請將軍詳言方略。”
說完了事情,沈友方纔出帳,賀齊便來求見。孫策和郭嘉、龐統互換了一個眼神,不約而同的笑了兩聲,然後又無法地搖了點頭。
孫策緩緩點頭,但臉上的笑容卻不見了。他嚴厲地看著賀齊,語重心長的說道:“公苗,你用兵謹慎,未雨綢繆,這當然是功德。如果能夠,誰不想具有更多的人馬?但眼下環境龐大,吳會粗安,根底未固,不宜大肆發兵,不然耗損太大,不免有殺雞取卵之嫌。”
“現在的尚書令是誰?”
但是孫策一開端就把他堵死了。孫策對此非常敏感,他這時候提這個要求是不是合適?但是不提,他又冇掌控取勝。無法之下,他隻得硬著頭皮說道:“將軍,豫章是大郡,人丁比吳郡、會稽加起來還要多。豫章與丹陽毗鄰,此中山賊相互相同,兵力太少,恐怕不敷利用。齊並非貪多,隻是擔憂誤了將軍大事。”
“兩千人就夠了。”
賀齊張了張嘴,一時不曉得如何說。孫策單刀直入的說話體例讓他很難適應。他來求見孫策就是想多要一些體例。投入孫策麾下後,孫策隻給了他三百部曲的體例,此次出征,孫策又撥了兩千人到他麾下聽令。這兩千人的確是精銳,但畢竟數量未幾,他想多要一些體例。賀家有錢,養得起人,隻要孫策答應,他隨時能夠再招募兩千人。四千人在手,他就有掌控拿下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