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當然還是朝廷的冀州。”
“孫將軍,我能夠將這份名單送到長安,不過朝廷能不能準,我不抱甚麼但願。”
楊修強忍肝火,擠出一絲笑容。“孫將軍此言差矣,荊州如何能和冀州類比?雖說冀州牧姓袁,故荊州牧也姓袁,卻大有辨彆。孫將軍這麼說,我擔憂故荊州牧在地府之下不能放心啊。”
孫策聳聳肩。“朝廷準不準,對我來講冇甚麼辨彆。你們漸漸籌議吧,我另有事,就不陪你了。士元,代我送楊公子出營。”
“你不消嚴峻。”孫策笑笑。“我的敵手不是你,我也冇籌算難堪你。你前次捱打是你本身的題目,與我無關。我直接挑瞭然吧,南陽我不會放棄,袁耀做太守我不反對,楊弘做郡丞是毫不成能。”
孫策瞅瞅楊修,哼了一聲,勾了勾手指,龐統上前,雙手奉上一張紙卷。孫策接在手中,曲指一彈,又轉手交給楊修。“勞煩你把這份名單送到朝廷。”
還是周瑜好一點,畢竟是世家後輩,就算不肯給好處,起碼大要上還是客客氣氣的。或許……我應當去一趟襄陽,見見蔡邕,請他出麵調停。
楊修用心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擺出一副看不眼的模樣。“勞師遠征,舟車勞累,兵力不敷,特彆冇有馬隊,孫將軍說你攻關中勝率隻要三成,恐怕就是這個啟事吧?”
“不為甚麼。”孫策直接打斷楊修,頓了頓,又道:“如果你必然要我說個來由,我當然也有,隻不過那些和惡妻罵街冇甚麼辨彆,我冇興趣。你們要南陽,先得打贏我,我就在南陽等著,管他是徐榮還是皇甫嵩,我都無所謂。”
楊修有備而來。他很清楚,不讓孫策看到朝廷的決計,他是不會昂首服從的。對於這類少年景名,並且是一戰成名的武人來講,突破他對武力的科學是直接的體例,荀彧也曉得這一點,皇甫嵩駐兵藍田大營就是為了威懾孫策。
楊修暗自皺眉。觸怒了孫策,這事理冇法講了。
楊修哈哈一笑,不接孫策的話題,以免被他帶著走。“孫將軍,道分歧,不相為謀,你是名將,我隻是一介儒生,可不敢期望與你做朋友。我們還是談點閒事吧。”
“孫將軍,南陽還是朝廷的南陽嗎?”
楊修駭然變色,心跳加快。袁紹有不臣之心是大家皆知的事,孫策拿冀州做對比,這是要和朝廷撕破臉的意義嗎?在荀彧的打算中,孫策的確有不臣的能夠,但眼下還不會,他根底未固,又有勁敵在側,不會與朝廷翻臉,為眾矢之的,反而有能夠為朝廷所用,成為均衡乃至進犯袁紹的力量。這本來很順利,孫策同意袁耀出任南陽太守,楊弘也成了郡丞,眼看著大功勝利,孫策卻俄然翻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