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孫策本人乘坐的船要泊岸了,袁敏扯了駱俊一下,駱俊固然有些不甘心,還是提起衣襬,下了河岸,來到水邊,唱名求見。
潁水東岸,鴻津。
會碰到費事嗎?他不曉得。這些年碰到的費事太多了,他已經風俗了,麻痹了。
隻是這一次,朝廷不成能再構造雄師平叛了,天子播遷西京,山東諸侯混戰,連孝靈帝時的景象都不如。陳國處於兗豫交界處,兗州刺史劉備不久前和孫策大戰一場,秋後會不會烽火複興,誰也不清楚。
駱俊暗自撇了撇嘴。孫策這是擔憂有人刺殺他嗎?
這幾個月來,他一向與孫策保持間隔,連一聲問候都冇有。但是現在,他卻不得不來驅逐孫策。這不但是因為孫策代理豫州牧,他有驅逐的任務,更是因為陳國麵對側嚴峻危急,如果冇有孫策的援助,他們很難萬全。一旦黃巾軍湧入陳國,不但他這個陳國有丟官的傷害,陳國的百姓也難逃一劫,不曉得有多少人會死於非命。
“來了。”袁敏俄然喊了一聲,散落在四周樹陰裡的掾吏們三三兩兩的站了起來,嘴裡嘟囔著。固然還是淩晨,但氣候已經有點悶熱,更何況他們天不亮就從城裡趕到這兒來,有些牢騷也是不免的。不過孫策殺人的動靜傳來對他們有很多的震懾,冇人敢劈麵抱怨。
“將軍頓時就會登船,這裡臨時由我們領受。”麋芳拱了拱手,很客氣,卻很果斷。駱俊也不好說甚麼,隻好點頭承諾。他隻帶了一些掾吏來,承擔不起孫策的安然。麋芳帶著騎士沿著官道向前,有騎士策馬突入郊野,四周檢察,就連水溝中都不放過,最遠的乃至擴大到兩百步以外。
數百馬隊以後,有步兵呈現在渡口,他們人數未幾,但個個身材高大強健,身上披著鐵甲,映托著日光,星星點點,讓人眩目。
甲士列成兩行,一向沿升到河邊,有一些甲士上了船,對籌辦好的船隻停止查抄。他們查得很當真,但態度仍然很好,與他們的威武不太相襯。查抄結束,他們回到岸邊。這時,一群少年騎士呈現在河邊,環繞著一輛大車,一輛四個車輪的馬車。
對孫策這位小鄉黨,駱俊表情很龐大。他既驚奇於孫策的資質,又鄙夷他的所作所為。方纔十七八歲的少年,一脫手就全殲兩萬西涼精銳,的確是少有的用兵天賦,即便是以文武雙全自誇的他也不能不平氣。但孫策培植荊州豪強,又與汝南士林搞得相看兩厭,手腕之鹵莽殘暴又讓他不肯意提及這個鄉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