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又見楊儀[第1頁/共3頁]

“豈止一點。”龐德公笑道:“論起南陽本草堂治病,襄陽書院更能治愚。有了襄陽書院,襄陽後輩就不消捨近求遠,去各地拜師肄業,家門口就能領教大儒的教誨,這纔是對襄陽最大的恩德。”

孫策笑了。龐德公這是藉機遇舉薦楊儀啊,不過這也是楊儀本身聰明,那麼多人在營外等著,就他曉得藉著龐德公的機遇來求見。既然如此,豈有不見之理。

孫策看在眼裡,暗自佩服,這小子不但默算才氣強,影象力也好,如果前次讓他去聽蔡邕背《論衡》,或許結果會更好一點。不過讓他難堪的是楊儀用辭高雅,有很多冷僻的字詞,他全神灌輸也隻聽了個半懂。

“照這麼說,我就不推讓了。”孫策笑道:“如此說來,我也算是為襄陽人造了一點福。”

孫策看完,微微一笑。“多謝龐公秉公直言。”

孫策點點頭。“當然記得。幾年不見,他應當長大了吧?”

“這是天然。”龐德公內心放下一塊大石頭,同時又生起一種說不出的高興。孫策說印行以後再送他一本,天然是說不會禁止他傳播這些內容。年紀悄悄,又是少年景名,能有如許的胸懷難能寶貴。蔡邕說孫策要求著史秉筆挺書,不為尊者諱,他另有點不信賴,現在是完整信了。

說話間,楊儀走了出去。固然身子薄弱,看起來也有些嚴峻,但他還算平靜,一步步走得果斷。他來到孫策麵前,躬身施禮。“襄陽楊儀,字威公,拜見孫將軍。”又向龐德公施禮。“小子問龐公安好,冒昧來訪,多有叨擾,還請龐公包涵。”

龐德公大喜。趁著楊儀冇到,他又說道:“傳聞當年將軍考過他,他冇能答覆上來?”

“孟子曾雲: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儀既有誌於事功,天然要有所體味。我在書院讀書時,曾向蔡伯喈先生就教過,從諸書中擷取與楊朱有關的記錄,寫了一篇漫筆,還曾請龐公斧正,將軍如果有興趣,我能夠背給你聽一聽。”

“前年家兄得了惡疾,久治不愈,厥後傳聞南陽本草堂馳名醫,便趕到宛城救治,幸虧張祭酒與幾個胡醫會診,用一種西域獨占的醫術才節製了病情,又在本草堂療養了半年,現在身材安康,病根已除,不久火線才娶妻,立室立業,此皆將軍之恩德。若非將軍建本草堂,堆積天下名醫,研討醫術,家兄恐難倖免,家父母失一愛子,儀失一仁兄,如此大恩,豈能不謝?家父小恙,臥床多日,聞將軍來,猶自扶杖而起,灑掃天井,以待將軍,欲劈麵向將軍稱謝。”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