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溫也火了。“既然如此,那就等將軍有空再說吧。我先回平輿,在驛舍等著將軍的好動靜。”說完,他放下碗,拱拱手,回身就走。
“當然在的。”趙溫撫著髯毛,不假思考。“聖報酬萬世立法,不管經曆幾朝幾代,衣冠中原仍然是衣冠中原,不能與蠻夷混合。”
“冇題目,你甚麼時候設法了再奉告我。如果你拿不定主張,能夠去襄陽看看,和蔡伯喈見個麵。”
“當然算的,隻是……”趙溫很難堪。“這分歧禮法。”
趙溫哭笑不得,搞不清孫策是實話謊話。不過,孫策提示了他,這件事很首要,其意義乃至比持續大漢王朝還要深遠。大漢隻是一姓之興衰,天下還是天下,那些圖書卻記錄了由此上溯的中原文明,一旦被燒了,就算有一座金山也換不回一頁紙。如果能促進此事,不但孫策能青史留名,他也有功於世,不弱於位列三公,說不定能和文翁一樣,為先人欽慕追思。
趙溫被孫策懟得啞口無言,隻好說道:“將軍,陛下已經安排鐘元常等人在審案,隻是一時還冇有結論罷了。此案觸及較廣,又是大逆之罪,一旦坐實,不曉得有多少人要受連累,家破人亡,豈能不謹慎些?”
“不敢,請將軍直言劈麵。”
“買賣?”
“這麼說,你也承認袁紹是擅下聖旨?”
“趙公,你不要急著下結論,無妨再想一想,歸正一時半會我也拿不出糧食來。”
“萬一,我是說萬一啊,萬一大漢真的亡了,改朝換代,那衣冠中原還在不在?”
“呃……”趙溫顧擺佈而言他。“固然還冇確認,但我信賴孫將軍的批示不會是空穴來風,但是孫將軍,你剛纔說的這句話可不亞於袁紹。”
孫策點點頭,以示附和。貳心中明鏡也似,案子如何查,實在並不首要,究竟是明擺著的,首要的是他能不能擊敗袁紹。如果袁紹成了最後的勝利者,改朝換代,今後公佈的可就是正兒八經的聖旨了。如果他能擊袁紹,這件案子天然敏捷結案,在袁紹的罪行上再添一筆濃墨重彩。
孫策笑了一聲:“你來要糧的吧?”
“詳細如何辦,由張子綱和蔡伯喈籌議,我隻是提個建議。”孫策直起家子,嘿嘿笑道:“我看你也做不了決定,不如先向朝廷叨教一下吧。趙公,我是武人,讀書少,除了有點賦稅以外,也做不出太多有文明的事,這算是我的微薄之力,如果能成,將來讀書人能念我一句好,我就心對勁足。萬一不能成,對我來講也冇甚麼好遺憾的,說實在的,我感覺那些破帛爛簡的燒了也不錯,免得將來還要花心機改。都燒了,想如何說就如何說,也蠻好,對吧?今文經、古文經,贍養了多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