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點?”孫策印象中《考工記》內容固然未幾,卻也不是這麼幾個字。
孫策長歎一聲:“那麼多讀書人皓首窮經,研討《考工記》的也很多,說不定還注了幾千幾萬字,說得頭頭是道,卻冇有人留意身邊的事物,乃至於失傳,真是百無一用,華侈糧食。”
“水排這麼好用的東西,為甚麼會失傳,莫非不該該一向在用嗎?”
孫策一看,那帛書泛黃,另有些孔洞,看起來的確有些殘破,不敢粗心,趕緊將案上的東西推在一旁。黃月英將帛書展開,孫策掃了一眼,便有些絕望。帛書上用朱墨兩種線畫了一些零部件,有齒輪,有槓桿,另有一些他也不曉得是甚麼東西的玩意。
木工們相互看看,齊聲應喏。“謹遵將軍令。”
畢竟不是天賦啊。
孫策心中一動。這女人機靈啊,一點就通,我還冇留意呢,她就上心了。怪不得能將諸葛亮那樣的大神製得服服貼貼,連個小妾都不敢取。
孫策給工匠們發完了賞錢,黃忠也來了,看到三艘戰船修補結束,還裝上了撞角,非常驚奇。明天孫策說明天出戰就能有五艘戰船,讓他安排好人手時,他另有些思疑,現在他是完整服了。
“水排是鍊鐵用的,一向由鐵官節製著,官方匠人並不清楚。官裡的工匠能夠會做,卻不會筆墨,隻能口耳相傳,不能畫成圖譜,一旦官中人事遷徙,造過的人走了,舊的又用壞了,失傳也是常有的事。”
荊州海軍遠遠地看著,連抵近窺伺的膽氣都冇有。黃忠也反麵他們膠葛,順水而上,直奔樊城。孫策冇有同業。有五艘戰船,一千精銳兵士,黃忠有充足的才時令製沔水,不需求他坐鎮。至於攻樊城,以老爹孫堅的才氣和兵力,應當冇甚麼大題目,他更冇需求去搶風頭。
不過就他眼下具有的軍事素養來講,他最大的感化也就是玩玩心機戰,誹謗分化劉表和蒯越,論臨陣批示,他還是個新丁,或許連孫輔都不如。
“將軍想說他造的水排吧?龍骨車與水排的確有些類似。不過我阿翁造龍骨車的時候,水排已經失傳多年,要不然也不消那麼費事。”
――
“當然不是,這隻是此中一部分。那年阿翁想造龍骨車,就尋來謄寫了一部分,用完就放在書房裡了。我小時候見過,有點印象。將軍提起過張平子,又要木工們造船,我想這或許有點用處,便趕回家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