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深覺得然,就依計行事。
董昭心急,忍不住出言相激:“莫非這封手劄有詐,大將軍這纔不肯讓吾帶回冀州?”
袁紹、曹操幼年之時,都好遊俠,為人輕浮、膽小妄為。
陳旭用力點了點頭,說道:“先生如果不信,無妨直接讓本初詰責曹孟德,是否擔負了兗州牧的職位,並且向我索要糧草,籌辦出兵兗州。”
屆時,大將軍兵出太行山,劉玄德攻梁國,孫伯符取汝南,吾自攻打兗州。集四路諸侯之力,定可一舉毀滅袁紹。
看完了手劄,袁紹頓時勃然大怒,罵道:“曹阿瞞果然凶險狡猾至極,枉我一向視他如知己,他卻想要之我於死地!”
現在劉玄德攻梁國,孫伯符伐汝南。
但是,術雖敗亡,其兄袁紹猶在。現在袁紹據四州之地,其勢遠超逆賊袁術,若待其坐大,天下何人能與之相抗?
少年期間,兩人一個門閥顯赫,倒是庶出;一個出身閹黨,卻有弘遠抱負。按理來講,他們應當是處於敵對方纔對。
臨走之前,文昭再三交代他:“公仁留在關中,並非他之本意。吾以手劄為威脅,公仁為了獲得這封手劄,纔不得不留於此地。”
“若僅憑一封手劄就與孟德反目,亦過分果斷了一些。”
如果有能夠,他毫不肯意和曹操反目為仇。
“主公無妨調派細作前去徐州探聽,看曹孟德是否果然領了兗州牧,並且還上書索要糧草籌辦攻打兗州。”
許攸隻是皺著眉頭,拿動手劄又翻來覆去看了幾次,倒是不管如何也看不出馬腳。
非常罕見地,沮授、審配冇有持反對定見。他們固然與郭圖等人分歧,但在大是大非上麵,倒也不會草率。
但是,幼年期間的袁紹、曹操,卻非常罕見的結下了極其純真的友情。
董昭的才氣即便比不上田豐等人,也能夠算得上一名大才。在陳旭看來,隻如果人才前來投奔本身,他都欣然歡迎。
這句話倒也是陳旭的肺腑之言,固然現在他麾下並不貧乏頂級謀士,但是對於文士的需求量仍舊非常龐大。
“正所謂:君擇臣,臣亦擇君。袁冀州既然因為吾弟之事,對我心存猜忌,我也冇需求為其儘忠。”
但是入夜找不著路,兩人一不謹慎都掉進波折叢中。特彆是袁紹,更是卡在內裡出不來了,曹操如何拉都拉不動袁紹。
“這一次出使關中,隻待吾完成了袁冀州交托的事情,今後再與其毫無關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