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陶歡然地自儀門徑直而入長樂殿來。殿中灑掃的宮女寺人見蕭煦出去,都齊齊地屈身施禮道:“王爺吉利”。
宮中最是趨炎附勢,攀高踩低的地兒。這些女子久未得皇上臨幸,在宮中過著連一些主子都不如的餬口。
他笑吟吟地自親王一列跨出一步,俯身拜跪道:“皇兄談笑了,臣弟自當為皇兄極力。”說罷,一眾朝臣又議了些其他的事也就下朝了。
當選三年仍未得侍寢,也未被犒賞的女子,三年期滿後,能夠放出宮自行婚配。有瞭如許的規定,皇宮中終究能夠不再有縵立遠視,三十六年而未得幸的哀思了。
這一天,秋高氣爽,太極殿前花香撲鼻,黃的,白的,紫的,競相開放。殿前九十九級台階寂靜厲穆,殿門前森森然地站著幾名當值寺人。
當選女子先封為常在,居住在常寧殿等待侍寢,侍寢後的女子按聖上旨意晉封為夫君、美人、容華等,並分派宮殿居住。也隻要到了侍寢分殿的時候,當選女子纔可真正算是天子的女人了。
這幾年,蕭灝一向用心朝政,宮中妃嬪未幾。細細數來,不過是結嫡老婆崔寧修,現在位臨皇後,膝下已得一子。貴妃位一列上,也隻要靜貴妃、雅貴妃兩位。其她的不過兩個婕妤,三個容華,兩個美人,三個良子,和一些位分皆在長使一列的。
天子固然正值盛年,但皇嗣畢竟是淡薄了些。太後呂氏是皇上的生母,已多次與天子提及此事,要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多開枝散葉,連綿子嗣。
固然蕭煦自小資質聰慧,詩書騎射樣樣精通。先皇也曾成心於立蕭煦為太子,但子憑母貴,立儲立嫡。加上呂氏在宮闈中獨掌乾坤,與前朝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幾相衡量,終究還是立了蕭灝為太子,封蕭煦為燕王。
呂太後念其多年來到處謙虛謙遜,故允其長年深居永樂宮中。永樂宮是專門為太後居居處建的宮殿,呂太後居主殿永壽殿,宜太妃居東南角的長樂殿,常日裡她們相互閒話相伴,也算是安度桑榆老景之樂了。
那些當選半年仍未得侍寢的女子,則由掌管妃嬪事件的掖庭分派了偏僻角落的堂閣居住,持續等待皇上翻牌侍寢的機遇。
宜太妃尤憐薇曾是尚書局的禦府令,主管天子服飾。十七歲那年,先皇偶見其為他織衣時,脫口而讚其有“班姬續史之姿,謝庭詠雪之態”。
赤金九龍椅上端坐著的恰是當明天子蕭灝。他頭戴玄色冠冕,白玉十二旒珠垂至下頜,臉龐在玉旒前麵顯得忽明忽暗,朦昏黃朧地叫人看不逼真,但皇權的赫赫威儀令人身心都不敢有涓滴懶惰。他身著玄上衣,硃色下裳,衣裳皆細細描著各色章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