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1頁/共4頁]

攀撞山也不行禮,在馬臀上一拍,大聲道:“快走吧!”

官員跪下一大片,韓孺子神采仍未和緩,“劉擇芹,你是禮部尚書,專掌朝堂禮節,乃朕之股肱大臣,不為朕排憂解難也就算了,為何帶頭肇事?遷都這類無稽之談,你竟然當真,哪天如果有人訛傳朕駕崩了,你也信賴?”

“朕偶然遷都,朕要再造第二座都城。”

韓孺子在大廳裡嚴陣以待。

韓孺子覺得對方在要官,康自矯接下來卻道:“以正治國者悠長,以奇得勝者可一可再不成三,陛下半年來皆行奇招,微臣大膽問一句:陛下籌算何時當一名真正的天子?”

樊撞山聳下肩,“陛下去哪我去哪,陛下指哪我打哪,莫說遷都,就是遷國我也冇有定見。”

朝會以後是參謀的小會,這些人多數被派去各地為官,隻剩少數人還留在天子身邊,職位更顯首要。

“都城地處關中,與天下一半郡縣相隔頗遠,人所謂‘天高天子遠’,朕的旨意常常履行不下去。洛陽地處天下至中,前去各方都比較暢達,是以朕欲在洛陽設一永久行宮,有事則來,無事則去。也不破鈔太多人力,對此府略加改建就好。”

東海王神采一變,“劉尚書,你在胡說些甚麼?誰說遷都了?”

“有過,可環境完整分歧,欲行遷都,得有天時、天時、人和。所謂天時,新辟國土,比故地更加肥饒。所謂天時,舊都破壞,修補比重修更耗財力。所謂人和,新臣來改過地,都有遷徙之心。大楚此三者皆不具有,如果陛下隻是為了與大臣爭鋒,遷都實在無益。”

官員們將東海王團團圍住,乃至有人伸手要將他從頓時拽下來。

東海王焦頭爛額,身後的侍從有幾十人,被大臣隔開,不敢上前互助。

“這不是好不好的題目,朕在問你,究竟是誰在漫衍這類用心叵測的傳言?”韓孺子更顯峻厲。

“陛下真無遷都之意?”康自矯必須問個清楚。

“朝會不急。我問你,是不是要回都城迎請太後與皇厥後洛陽?”

劉擇芹身後的一名官員衝上來,劈臉蓋臉地喝道:“就是你,前天你見過陛下,密談很久,明天陛下頒旨迎請兩宮,明天你領旨解纜,另有甚麼可解釋的?”

劉擇芹抓住韁繩不放,“不消裝傻,我們都傳聞了,迎請太後、皇後是第一步,然後就是宗正府、大將軍府、大理寺與六部,再後是宰相府,最後連太廟也要遷到洛陽,這都是你的主張,對不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