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太太一張圓圓的團臉,看起來非常和藹的模樣,脾氣也好,笑嗬嗬的說:“既然碰到了,說兩句話,轉頭天然也是要去拜訪的。”
趙快意和趙淑秀的車子停的略遠,船埠上人又多,有些喧鬨,聽不清那邊在說甚麼,趙快意就察看著那邊人的神采神態,一邊給趙淑秀翻譯:“田老太過分來酬酢了,問好呢。”
三夫人守寡之人,向來守禮持節,當然不好出門,這明顯是連四房老爺太太也一起進京的意義了,趙二夫人無可不成,既然老太太說了,那就應下來。
這一回趙家一家子就都預備著住在這裡。
田老太太卻很實在的拉住了她的手,笑嗬嗬的說:“老姐姐也是進京的吧?是有女人待選麼?還是哥兒秋闈?啊我記得你們家二女人嫁在都城吧,這都三年了,是不是生了哥兒了一家子也來逛逛?你們家女人看模樣就是有福分的。定然是的,提及來,就上回二女人出嫁我們才遇見的吧,老姐姐看著一點兒也冇變,還是那麼有福分的模樣。那九女人呢?九女人來冇來?”
一頭說著,又去給背麵下船的趙二老爺,趙四老爺存候,又見太小舅子和幾位mm,鬨了一陣,才服侍著趙家一家子上車,林三少因冇想到趙家帶了這麼多東西,車子不敷,又要去船埠上現租幾輛車裝箱籠,又要在那邊等。
本身那兒子但是從小兒就有神童之名的,小小年紀,寫的文章是皇上都讚過的,田老爺一心要給他尋個大族淑女纔好為助力。隻是當時兒子還冇了局,趙家雖不甚好,但畢竟是侯爵,加上老太太說是護國長公主保的媒,這才勉強認下的。
趙快意眸子子都不消轉就曉得這扶著的人,多數是田老太太吧。
趙家在都城親戚未幾,幾代以來,陸連續續嫁過來有四五位姑奶奶,有兩位已經歸天了,有兩位是隔了房的,獨一靠近的就是趙二夫人的嫡長女,在趙家排行第二的姑奶奶,嫁在了襄陽候林家,是襄陽候第三子的正室夫人。正兒八經是姻親了。
倒也就丟在腦後了。
既然是田老爺叮嚀的,田太太當然不如何擔憂了。
這也就算是嫁的不錯了,襄陽候雖也不是京裡的紅人兒,倒比著趙家強些兒,之前二房又並不承爵,隻冇想到,現在竟倒成了侯爺嫡女了。
林三少笑道:“玉娘原也要來的,隻是她上月才診出身孕來,這會兒月份還輕,母親怕她勞累著了,不準她來,玉娘說了,還請祖母不要見怪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