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庸答道:“太後叮嚀下的一應禦用之物,皆已送往北府大營。上皇在芙蓉園中駐蹕玉華宮,先前分開摘星樓以後,便往玉華宮換衣安息去了。臣撥了內侍宮人共五十名隨駕奉侍,方纔又遣人去看望,那邊說上皇正與趙王會晤,稍後一道過來。”

合法我感覺此人麵善,又想不起來的時候,隻聽太後道:“這不是琅琊王?”

太上皇換了一身常服,不管腰上的九環帶還是腳上的六合靴,或是衣袍上的天子紋飾,都與景璘是一樣規製。

景璘彷彿冇想到我會來,看著我,本來嚴厲的麵龐微微敗壞了些。

先帝在時,趙王深得先帝信賴,很早就委以重擔,做過光祿卿和左衛大將軍,執掌都城保鑣,隨先帝出入。在任之時,頗得推戴。

作為左相和太上皇那邊的人,董裕天然也在這裡,紅光滿麵,彷彿比過壽的太後還要歡暢。

一旁的景璘隨即對太後道:“趙王剛到,先來見了朕,傳聞母後正在憩息,便到玉華宮去了。趙王乃宗室重臣,合當到宴,朕因而邀了他到承恩殿來。”

太樂署的樂工,也從摘星樓挪到了承恩殿。樂歌還是先前的樂歌,喜氣洋洋。不過畢竟人少,反響在空蕩蕩的大殿飄零,顯得有幾分詭異。

趙王的年紀,約莫隻比太後大一些,四十多歲。

苗條而濃黑的劍眉,並不粗暴,卻使得那過於標緻的五官多了幾分豪氣。即使目光淡淡掃過,也總有一股無形的壓迫,觸民氣魄。

先前在摘星樓,我站在一群人的前麵,多少有些擋了視野。

他的嗓音頗沉厚有力,安閒不迫,一貫被擁躉們稱道,說渾然動聽,堪比鐘磬。

“上皇那邊可安設好了?”受世人拜見以後,太後向身邊的內侍監裘庸問道,“時候不早,可去請過了?”

明玉則仍然是老模樣,在人前看也不看我一眼,隻向太後行了禮,然後坐了歸去。

不過先帝兵敗的前兩年,趙王生了一場沉痾,到封邑養病去了。先帝被俘以後,朝廷群龍無首,進而激發諸皇子反叛。危如累卵之計,趙王調集一支兵馬趕回京中,護著百官和玉璽等重器分開都城,仰仗封地的高城深池扼守抵抗,保住了大半個朝廷。

在齊王平亂入京以後,趙王又將百官帶回,與耿清一道,擁立齊王為新君。

太後和帝後早已領著世人起家,迎上前去,向太上皇施禮。

而現在,太上皇的麵龐一覽無遺。

一眾宗室亦紛繁擁戴。

我跟著太厥後到殿上之時,景璘和明玉已經到了,另有下首的一眾重臣和宗室。十幾席擺列而下,間隔頗大。安插的內侍明顯要力求將大殿擺滿,又力不從心。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