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推心置腹的說道,“重將強藩,終是不穩,五軍都督府節製天下兵馬,但是四地邊防,各有規製,乃至隱患很多,朕籌算將五軍都督府改成中、東、南、西、北五軍,九邊、遼東、漠南歸北軍都督府,甘肅、四川、關西七衛歸西軍都督府、山東衛、閔浙海軍歸東軍都督府、雲貴、兩廣歸南軍都督府,京營新軍歸中軍都督府,諸位感覺如何?”
“這些事,朕還在彌補細節,倒是不急。”
一群三四十歲的大老爺們哭的像個寶寶,換誰能受得了。
邊地出兵、五軍都督府選將、總參謀府製定軍略?
這是,天上掉餡餅了?
大棒砸的夠狠,如何著也該給個甜棗了,朱允炆又開口道,“朕曉得,因為前幾年,兵部的啟事,大師夥都有些嚴峻,恐怕有朝一日,這批示作戰的權力都丟給了兵部那一群墨客,眾位都是憂國重臣,所做的事,也都是以國事為重,朕欣喜還來不及呢。
大師夥內心發苦,卻又感覺如許一來也挺好,最極少了今後君臣猜忌,乃至殺身之禍。
“京營,這是成了諸位的私兵了?”
“請陛下的示。”
以往軍費多少,都是他們本身信口而說,先要五百萬兩,再跟戶部磨磨嘴皮子,最後,總會有個兩三百萬下來,到時候,按軍中實際人頭髮放銀錢、糧食,剩下的大師夥分分多好。
“精簡機構,才氣便利軍令通達,不然貽誤軍機便是誤國誤民。”
朱允炆歎口氣,“卿等不必如此,新軍練習,是朕為社稷念,非是不信卿等,更無奪權之想,待他日新軍成軍,外出作戰,除了卿等,朕,又能信賴誰呢。”
天子好狠的手腕!
朱允炆持續說著本身內心的所思所想,“軍隊是我大明之樊籬,將士們流血捐軀換來天下承平,若生出後勤怠慢、撫卹不及的事情,不免寒將士之心,朝堂之上的眾公,哪知邊陲苦寒,屢生禽獸行動,是以,朕決定設置總後勤部,置於總參謀府之下,今後軍中換裝、糧秣、軍費等一應開支,皆有總後勤部調和,直接對朕賣力,繞過戶部,便不會再出擔擱了。”
以徐輝祖為首,統統人頓時嚇得麵如土色,伏地告罪。
收了批示權,再收後勤,他們這群五軍都督府的武勳,再也彆希冀撈一點油水了。
朕欲設置總參謀府,將來,如有戰事,由總參謀府製定軍略,五軍都督府出將,總參謀府出隨軍參謀,邊陲隻賣力出兵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