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他連稱呼也改了。
李卓航又問:“可另有彆事?”
人事調派這樁不必說了,李卓航這一起走來,已經盤問安排安妥,隻要宦海應酬需細說。
王詔見他氣度安閒,並不奴顏婢膝,又高看他兩分,遂問他家中環境、買賣好歹,套問他的秘聞。
他想去密查調兵一事。
李卓航也想探聽他與都城王氏的乾係,因道:“小人雖是一介商賈,也讀過幾本書,最敬佩的便是當朝王相――伉儷並列朝堂,古今罕見。大人出身王謝望族,受書香筆墨熏陶,遵王氏祖訓,怪道分歧凡響。”
王詔道:“然你老婆不是已經生了一個嗎?是個女兒。可見冇機遇了。不納妾如何辦?”
但眼下找藉口推委明顯不智。
李卓遠道:“李童生也在徽州府。來了有一年多了,過年也冇歸去,把媳婦兒子丟在家不管。”
李卓航道:“何必管他。”
王詔隻帶了一個親信侍從出來,餘者都在內裡候著。到雅間內,分賓主坐下,李卓航瞅了李卓遠一眼,將上茶上菜等事都交給他安排,本身陪著王詔說話。
抱愧,明天收集出毛病,更晚了!
王詔吃驚道:“竟有這等事?”
他雖有權勢,卻冇財勢,做了幾十年的官,也有很多進項,但跟李卓航比起來,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些大紡織商,他很清楚他們的家底。
李卓航心中一緊,已然猜到他用心,若等他自薦“小女”或者“侄女”再回絕,恐怕他臉高低不來,惱羞成怒。當下也顧不得禮數,不等他說完便打斷,道:“大人美意,小人恐難領命。先母臨終時遺言,不準小人納妾。”
李卓遠輕視道:“真勤奮就好了。他整日同縣學的幾個老童生混在一起,聽歌聽曲、吟詩作賦,也不知那幾根金條夠他花多久。等花完了,又如何辦。”
李卓航忙躬身見禮,道:“小人不敢當大人謬讚。”
李卓航便將他往裡讓。
既來了徽州,當然要吃這裡的風味美食,比如黃山果子狸。李卓航將各種山珍野味都點了一道,王媽媽用食盒裝了,墨武幫她們送歸去,給李菡瑤吃。
王詔笑道:“我們是自家人。”
李卓遠道:“果然。家主從青華府來,可受了驚?傳聞哀鴻去我們承平綢緞莊擄掠了。放心,王大人說了,等剿除亂民清理喪失後,衙門悉數補償。”
李卓遠說這些,是怕李卓航還惦記李天華,今見他對李卓然毫不睬會,鬆了口氣,忙起家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