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援軍(3)[第1頁/共4頁]

“看他們的方向,應當是往宋家渡那邊去了。”黃來亨想道,“宋家渡還在官軍的節製之下,他們是要從那邊渡河來攻擊我們!”

也就在這一天下午,傅元憲的軍隊和黃得意派出的邏騎有了打仗。

小山不高,不過二三十丈罷了,黃來亨冇花多少時候便到了寺廟門口。他往廟門那邊一看,卻見大門倒掉了一邊,廟門上的牌匾也落在地上,牌匾上寫著“鎮河寺”這三個字。黃來亨曉得,這廟裡的和尚怕是都已經出去逃荒了。便牽著馬進了寺廟。寺廟中公然也小我都冇有,黃來亨牽著馬到了寶塔上麵,將馬拴在寶塔邊上的石頭雕欄上,然後便走進了塔中。

第二天傅元憲持續催著軍隊行軍,這一天又走了七十裡,成果軍中又少了六千多人。但傅元憲不為所動,持續趕路,並在當天早晨,到了修武。這時候,全軍已經隻剩下兩萬人擺佈了。

傅元憲是以不得不讓軍隊在修武歇息了一天,到第四天,一大朝晨,太陽還冇出來,傅元憲便又催促著全軍向南。

當時黃來亨已經帶著馬隊們沿著黃河巡查了好幾十裡了。正在柳莊四周的河堤上停下來歇息,趁便吃點東西,便看到前麵又煙塵高高的揚起來。黃來亨當時隻要十六歲,但卻已經打了五六年的仗了,經曆相稱豐富,隻看了一眼,他便判定出,這必然是多量人馬行軍的時候揚起的灰塵。

以傅元憲一貫的主張來講,他是最為反對如許的打賭式的冒險的。但現在他再次被啟用後,拿出來的第一個作戰計劃便是如許冒險的打算也並不是冇有啟事的。直到現在,他還是以為,朝廷的當務之急不是立即剿除流寇,或者是毀滅關外的韃子,而是收縮穩定。但是,收縮也是有前提的,不是說你想要收縮,就能夠收縮的,收縮弄得不好會變成潰敗的。並且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他還冇有被關進北鎮撫司大獄的時候,朝廷的力量相對於“流寇”還是有較著上風的,當時候直領受縮的難度還不算太大。但現在的局麵卻完整不一樣了,朝廷現在固然還說不上山窮水儘,但是卻也是大大的減弱了,而“流寇”和韃子卻都變得更強了,這個時候,再要收縮卻談何輕易。以是傅元憲感覺,這時候,他也隻能冒險了。如果此次冒險能夠勝利,朝廷或許另有安安穩穩的收縮的機遇。當然,他也有些擔憂,如果本身真的勝利了,以崇德天子的性子,固然他此時也表示了對於臨時轉向防備的政策的支撐,但到了當時候,他到底會收縮呢,還是會再來個“乘勝追擊”可就真的難說了。不過不管如何,眼下,傅元憲必必要停止一次冒險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