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逸聽了,四周看看,然後道:“大王,現在天下,最缺的是甚麼?”
“道長。”黃得意開口道,“我聽道長之前講漢高祖列序功臣,將蕭何排在第一。漢高祖又獎飾蕭何的功勞說:‘鎮國度,撫百姓,給餉饋,不斷糧道,吾不如蕭何。’蕭何的短長,不在疆場的廝殺,也不在奇謀,卻在於能讓高祖有兵用,有糧吃。我聽道長講楚漢相持的時候,老是項羽先糧草職員不敷,冇法對峙下去。這便是蕭何的短長之處。有了蕭何如許的人才,漢高祖和項羽對抗的時候,才氣夠采取不冒險的體例,漸漸的磨死項羽。以是漢高祖能勝利,第一是能用人,能扶植處所。不曉得道長感覺我說的可有事理。”
黃得意聽了,鼓掌道:“本日聽了道長的話,我才真的明白了,為甚麼蕭何是漢朝第一功臣!這‘鎮國度,撫百姓,給餉饋,不斷糧道’的本領,那纔是最短長的本領,因為它穩固了國度的底子呀!嗯,大昭朝鼓起的時候,以李柏士為功臣第一,也是這個事理呀。前次道長提到大昭太祖天子,取天下的時候,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個字為大計,也便是要穩固底子了。回想起來,我們前些年,一味流竄,冇有根底。以是就算一時候強了,一旦打了一個敗仗,就像潼關那樣的一仗,立即就到了本日的境地。今後我們出了這山,便要竄改這類做法。隻是不曉得應當取那邊覺得根底,以及該如何進取。”
黃得意趕快拱手道:“還請道長教誨。”
玄逸聽了結反問道:“上天莫非就不喜好項羽嗎?钜鹿之戰,五萬對四十萬,項羽帶頭衝鋒陷陣。戰陣之上,刀劍無眼。項王天然是技藝高強,所謂‘王不過項’嘛。但是戰陣上技藝好就必然能不死嗎?如果冇有上天庇佑,或許隻要一個馬失前蹄,項王就傷害了。彭城之戰,項王率兵偷襲,而漢軍毫無防備。若冇有上天庇佑,項王偷襲的過程中略微出點亂子,全部戰局或許就完整分歧。乃至到了廣武澗,還給了他一個一箭射死漢高祖的機遇。再看看高祖,他又有多少運氣特彆好的時候呢?上天對項羽還不敷好嗎?”
“不錯,湖廣有糧食。”玄逸道,“現在天下大旱,這是天時之變。甘陝之地乾旱由其短長。比如說我們寨子前麵那條小溪,你看小溪上石橋橋墩上的水印,最高的處所比現在的水位不曉得高到那裡去了。按阿誰水印子,之前這溪內裡但是能淹得死人的,現在,深的處所還冇不過膝蓋。當年靠著這溪水,能灌溉的地盤,比現在可要多很多。這要有糧食,起首就要有水!湖廣一帶,有長江和漢江兩條大江,又有洞庭湖如許的大湖,便是天旱無雨,靠著這兩條大河一個大湖,便已經能有很多的水澆地了。有水便有糧食,有糧食便有氣運呀!再加上湖廣北有襄陽。襄陽是天下堅城。大宋的時候,宋軍依托襄陽抵當蒙元雄師數十年。往東則是順長江而下,自有天時。將來大王若能篡奪此地,便可使一員大將,向西篡奪四川。四川有都江堰,成都平原乃是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彆的江油有硝石,可覺得火藥;自貢有鹽。有糧食,有火藥,有鹽,便可安閒運營,進取甘陝,然後天下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