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的事情還冇有說完。邊靜玉又指著帖子上“,”、“。”、“:”等一係列標點標記,說:“這些標記也是前所未見。不過,孩兒見這些標記呈現得極有規律,倒是猜出了它們的一些用處。孩兒覺得,這應當是用來斷句的。若一句話隻說了半句,就用‘,’來斷開。若一句話完整說完了,就用‘。’來斷開。”
邊靜玉冇有覬覦府裡的爵位,府裡也冇有攔著邊靜玉不讓他出頭,遇事時還能擰成一股繩分歧對外……如許的兄弟乾係,實在已經比京中絕大多數的異母兄弟要好很多了。邊靜玉已經非常滿足了。
讀書人讀書時普通靠著句式、語氣詞來斷句。他們並冇有專門的標記來斷句。但此時,標點標記實在已經有了雛形。隻是,書局中發賣的新書上是冇有標點標記的。隻要世家的藏書中有標點標記。
莫非真要對著邊嘉玉說“哥哥,藥太苦了,靜兒不想喝嘛”這類話嗎?然後,邊嘉玉回一句“靜兒要乖乖的,吃完了藥,哥哥就餵你吃奶糕”……邊靜玉隻在腦筋裡這麼想了一下,滿身就起了雞皮疙瘩。
比起豪門,世家的上風在那裡?就在於秘聞。
此番沈家遭難,邊家在宦海中使不上甚麼勁,賜與沈家的幫忙極其有限,但邊家好歹護全了沈德源的一兒一女。雖邊家不會以此事挾恩圖報,但邊家人如何是邊家的事,這無毛病沈家人感激他們。
安平伯感覺兒子這通闡發也很有事理。不然呢?不然沈二為甚麼好端端換了從左往右的謄寫法?
告彆父親後,邊靜玉慢悠悠地走回了本身的院子。
“不知這是沈伯父的心血,還是沈二公子的奇思妙想,孩兒覺得這份謝禮有些重了。”邊靜玉說。
承安院裡靜悄悄的,邊嘉玉不在。
本昌是沈德源的字。“本”一字合了“源”字。源指水流的肇端處,有來源、根由的意義。
而在沈怡送來的拜帖上,斷句符卻不止一種。邊靜玉一邊看一邊揣摩,根基上能貫穿每個斷句符所代表的含義了。若能把如許一套標準化的斷句標記推行出去……邊靜玉不敢多想,從速平下心來。